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9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629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301篇
  252篇
综合类   2141篇
农作物   364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1116篇
园艺   502篇
植物保护   18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在海拔高度200~1 000 m 地区栽培的单季茭的生长和孕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栽培的茭白萌芽期、出叶和株高增速峰值均比低海拔处明显延迟。高海拔处茭白萌芽较低海拔处需要更多5 ℃以上的有效积温;各海拔处茭白出叶速率和株高增速与有效积温间呈正相关。各海拔高度孕茭先后顺序为:410 m > 650 m > 1 008 m > 815 m。各海拔处茭白的孕茭期均发生在气温适宜孕茭的时间段内。因此,海拔高度对茭白生长和孕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温度差异来实现的,高温抑制茭白黑粉菌的正常生长及代谢可能是茭白夏季高温条件下难以孕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a生"京秀"葡萄和"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无论是群体总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为最佳,总产量最高达3 795.5kg/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产量提高了2倍,比温室草莓单作产量提高了31.2%;经济效益也较高,达到10.67万元/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增收7.72万元/667m2,增幅为261%;比温室草莓单作增收1.99万元/667m2,增幅为23.0%。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93.
昆明西山山原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pH值与磁化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汪彦林  苏怀  董铭  孔瑞  邓东富  李晓美  史正涛 《土壤》2012,44(1):107-110
通过对昆明西山山原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pH值和磁化率测试研究发现,山原红壤的pH值在4.0~5.8之间,呈酸性,质量磁化率在56×10-8~174×10-8m3/kg之间,pH值与磁化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红色石灰土pH值在6.0~8.4之间,磁化率为752×10-8~5 056×10-8m3/kg,pH值和磁化率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表明,在我国西南地区,土壤pH值和磁化率既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结合前人在其他地区的研究资料,进一步发现,土壤的酸碱环境可能是决定这些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为实现烟叶采收后初加工过程打叶质量的实时监测与调控,该文采用图像分析法在线检测烟叶打后叶片结构,即叶片面积分布,应用分形理论建立烟叶打后叶片面积分布的分形模型,用分维数表征叶片面积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形模式计算的打后叶片面积分布结果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较高,粒度分形模式可较准确描述烟叶打后叶片面积分布;分维数可表征打后叶片面积分布均匀程度,可反映出不同等级烟叶打叶特性差异;分维数与目前打叶过程的主要工艺控制指标大中片率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0。基于图像法和粒度分形模型建立的打叶过程烟叶结构在线检测方法,可用于打叶质量的实时监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995.
流域防污体系是由由各种水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通过水量的合理调配和水质预测预警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污标准用来表征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能力,特别是防止发生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应用Copula函数,详细的分析了组成淮河防污体系的各方案防污标准问题。在实例分析中,通过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流量下的水质水量联合重现期,比较各方案水质超标的风险,得到相应的防污标准。结果表明,方案2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锰酸盐指数的超标风险,流域高锰酸盐指数的防污标准有一定的提高;当流量小于3000m3/s时,方案3能较好的降低流域内氨氮指数的超标风险,方案3对应的流域防污标准最高,流量大于4000m3/s以上时,方案6能更好的降低氨氮水质的超标风险,方案3次之,采用方案6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结果还表明,随着流量继续增大,同一方案对降低流域内水质超标风险的作用越来越有限,相应的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的提高幅度越来越小,需要寻求其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小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共同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  相似文献   
996.
大麦拔节孕穗期施肥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节孕穗期是天麦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需肥量较大,拔节孕穗期营养条件的好坏,对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影响极大。传统施肥中,一般只施用氮肥,往往造成大麦的恋青迟熟,造成倒伏,影响产量、品质。为此,我们进将大麦拔节孕穗期不同施肥配比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7.
Mutator转座子因其拷贝数高、正向突变频率高、倾向于插入低拷贝的DNA序列等独特的遗传特性,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中重要的诱变剂之一。本文对Mutator转座子的发现、Mutator家族的分类、Mutator转座子的特性、Mutator元件的表观调控、Mutator转座子标签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对Mutator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在b-度量空间中引入推广的α-λ-压缩映象,并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b-度量空间中该压缩映象不动点的存在性,该结果改进和推广了近期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999.
猪卵巢颗粒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构建猪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研究毒素的生殖毒性奠定基础,采用机械分离法从1~5 mm的卵泡中提取猪卵巢颗粒细胞,苔盼蓝染色计算细胞存活率,Giemsa染色和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表达来鉴定颗粒细胞,MTT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分离提取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为65%左右,细胞纯度>97%,细胞结构完整,边缘分明,胞核呈卵圆形位于靠近胞质的中央.另外细胞生长曲线表明,细胞从24 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并于96 h达到最高密度,之后进入平台期.分离培养的颗粒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细胞纯度>97%,是理想的适合进行毒素生殖毒理学的细胞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栽培模式对长武塬区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不同的品种和氮肥等肥料的施入研究了5种栽培模式,即品种为长武134(T1)、长旱58+追氮肥75 kg/hm2(T2)、长旱58+追氮肥75 kg/hm2+有机肥4 500 kg/hm2(T3)、长旱58(T4)、长旱58+有机肥4 500 kg/hm2(T5),对黄土高原地区小麦干物质的积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量随灌浆的进行而呈增长趋势。T3花前干物质输出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比T4分别高8.54%、11.4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4花后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为80.85%。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显示T4最高,其值为80.85%,T1、T2、T5无显著差异,其值分别为77.97%、77.06%、77.65%。T3能促进灌浆期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