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疆美利双羊对绵羊慢病毒的抗体应答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琼扩(AGID)试验每月1次检查绵羊慢病毒(OcLV)北疆株(NXJstrain)血清学阳性羊的抗体应答的转换。2头受试公羊和8头母羊分别连续检查6个月和13~15个月。10头受试羊中有7头的对病毒核心蛋白(p26)的抗体(外线)与对病毒包膜糖蛋白(gp135)的抗体(内线)以及与同时对p26和gp135二者的抗体(双线)发生转换。30%~50%的受试羊在一次性琼扩试验检查时只出现外线,3头血清学可疑羊在2~3月后全部血清学转阳。作者等还对抗体应答转换的原因和琼扩试剂的合格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家畜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在国内兽医杂志上很少报道,我们曾对一头患神经纤维肉瘤和持久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小种公牛,用环磷酰胺和更生霉素联合治疗,现将治疗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4组5至10日龄禁食初乳的羔羊,用于评价对绵羊腺病毒RTS—42株与5天后继之以溶血性巴斯德氏菌(1A型)感染的反应。A组(13头)羔羊以腺病毒与巴斯德氏菌相继感染,B组(4头)以RTS—42株感染继之以无菌肉汤注射,C组(4头)注射以无菌细胞培养液继之以巴斯德氏菌的肉汤培养物感染。D组(4头)以无菌细胞培养液与无菌肉汤相继注射,作为假感染对照。所有羔羊均用气管与鼻腔内接种,序贯地扑杀,以研究它们的形态学病变。 A组羔羊在病毒感染后第6、8、10、12、14天扑杀,肺的主要病变为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炎与细支气管炎的特征是气道腔内渗出物里含有嗜酸粒细胞与少量中性粒细胞。间质性肺炎的特征为肺泡中隔增厚,这种增厚是由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嗜酸粒细胞与少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所引起。2例羔羊的间质性肺炎并发急性肺炎病灶,其中1例见到1个燕麦细胞(Oat-cell)灶。2例羔羊有胸膜炎,同时在气管周围有炎性渗出物。B组(病毒单独感染)羔羊肺里的主要病变为萎陷,并有一些肺泡中隔轻度增厚肺泡间插其间。在病毒单独感染的羔羊,既未见到支气管炎和肺炎,也未见到胸膜炎。C组(溶血性巴斯德氏菌单独感染)羔羊的肺形态学特征与A组羔羊者相似,但每例羔羊肺里都存在燕麦细胞灶,还存在于一些羔羊的鼻甲、纵膈淋巴结、肝和脾里。这些羔羊的胸膜炎(4例中有2例)也比A组羔羊多见。  相似文献   
34.
新疆美利奴羊对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实验感染的血清学应答*邓普辉简子健刘君明阿合贾提白惠敏(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乌鲁木齐830052)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vineprogres-sivepneumoniavirus,OPPV)是绵羊慢病毒(Ovin...  相似文献   
35.
绵羊慢病毒(ovinelentivirus,OvLV)分为3型[1~3]。1型为溶解型,其中包括梅迪-维思纳病毒(maedi-visnavirus,MVV)、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vineprogressivepneumoniavirus,OPPV)等。MVV为原型病毒,即OvLV冰岛株,主要流行于欧洲,包括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等。OPPV即OvLV美国株,还包括某些北美株。1型可引起淋巴组织样间质性肺炎(lymphoidinterstitialpneumonia,LIP)与肺淋巴滤泡增生[4~6]、淋巴细胞性乳腺炎[6~13]和非化脓性脑(白质)炎[4,5],OPPV及某些MVV株[14]还可引起非化脓性关节炎。2型为非溶解型或持久感染型,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36.
雌性羔羊17头和阉羊9头,在6月龄时分别用羊型布鲁氏菌M5菌苗进行气雾(7头)、粉雾(10头)和皮下(9头阉羊)免疫,未经配种,一年后用强毒羊型布鲁氏菌青海株皮下注射感染,30天后扑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共发现6例肝肉芽肿(气雾组1例、粉雾组2例、皮下组3例),粉雾组中还有1例心肌肉芽肿,皮下组的3例肝肉芽肿中有1例不典型。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在致病剂量和免疫剂量下所诱发的豚鼠免疫病理学应答。致病剂量为1000亿活菌数,免疫剂量为1000万活菌数。在实验中,用细菌学、血清学、免疫学、免疫病理学、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这二组豚鼠的IgG、C3、血液组织胺(Ht)、循环性免疫复合物(CIC)、淋巴细胞转化率(LTR)、血清凝集素等变化的动态以及皮肤超敏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1.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具有相当大的毒力,致病剂量能引起豚鼠的免疫功能低下。 2.致病剂量、免疫剂量作用下的二组豚鼠,所诱发的免疫病理学变化只有量的区别。因此,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布病室提供的免疫剂量实际上为低致病剂量。 3.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及其抗原成份能引起血液中组胺水平升高,但未能诱发出I型超敏反应。 4.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致敏豚鼠可引起循环性免疫复合物形成与沉着,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诱发皮肤Arthus反应与迟发性超敏反应。 5.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肝脏出现了局灶性坏死和肉芽肿,在这二种病灶内证实了布鲁氏菌抗原的存在。肝小叶问动脉、静脉壁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循环性免疫复合物沉着。致病剂量组、免疫剂量组几乎所有的病例的肺脏均发生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结节,早期病例并有急性肺炎。肾脏除膜性肾小球性肾炎外,间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其他的变化有化脓性附睾炎、睾丸精细胞坏死、间质性睾丸炎、心内膜炎与超敏性心肌炎、浆液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肉芽肿形成、脾白髓增生与红髓嗜酸粒细胞浸润、嗜酸粒细胞性肝炎、多器官组织内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等。注射菌苗后第90天(PID90)时,病变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8.
新疆卡拉库尔羊感染绵羊慢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羊慢病毒(OvLV)感染已证实存在于新疆绵羊群体中的几个主要绵羊品种,即半粗毛(地毯毛)边区莱斯特(Border Leicester)羊及其与和田羊的杂种,细毛羊新疆美利奴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和裘皮羊新疆卡拉库尔羊(新疆羔皮羊)。经病毒学和病理学研究证实,病原为1型绵羊慢病毒,边区莱斯特羊为对OvLV的敏感品种,新疆美利奴羊是对OvLV的低敏感性品种。为了探讨新疆卡拉库尔羊对OvLV的品种敏感性,作者等对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的新疆卡拉库尔羊的OvLV感染进行了血清学调查,本文报道两次调查的结果,并对本病的控制、影响血清学阳性率的因素和新疆卡拉库尔羊对OvLV的品种敏感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9.
1.对12例实验性马传贫病例进行了定量病理组织学研究,共取得3700个原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2.肝内病变(增生灶和吞铁细胞)的分布是弥散性的,但是每个肝小叶之间的差异很大。肝左叶和右叶的病变在性质上和数量上基本一致,因此用肝穿抽样检查,可以基本上反映全肝的病变。3.亚急性肝右叶增生灶的数量,幼驹平均19.3个,多数在8—10个之间,老马的数值较低(9.9<19.3),慢性自然病例以强毒感染后增生灶的数值则较高(21.3>19.3)。增生灶的细胞数目多数在10个细胞以下,以多形母细胞为主,并形成合体细胞。4.肝右叶吞铁细胞的数量,亚急型幼驹为5.5个,老马略低(3.2<5.5),慢性自然病例攻毒后吞铁细胞的数值略高(7.3>5.5)。12例中吞铁细胞数值在3—5个者例数最多。吞铁细胞的形态主要是多型母细胞吞噬细粒铁。5.发热与吞铁细胞、发热与增生灶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脾和肝的病变也无数量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40.
以LacZ为报告基因,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LacZ真核表达质粒pCDLacZ,pCDLacZ肌注小鼠后,X-Gal染色法及半乳糖苷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acZ基因在小鼠胫前肌中得到表达,并在肌注后第7天左右达到高峰,表达的LacZ主要分布于胫前肌近膝关节肌腱结合处,提示肌肉接种基因疫苗应采用纵向,接种部位应接近肌腱结合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