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65篇
  27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以处于贵州黔东南的沅江水系为研究对象,以1960-2011年52年降雨量作为建模数据,开展该区域的年度干旱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在旱情趋势预测时,选取灰色系统理论,以GM(1,1)模型建模,并采用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对模型精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干旱年预测分析,并对未来几年的干旱发生年份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73.
以处于贵州黔东南的沅江水系为研究对象,取1962-2011年50年中,极端干旱年份气象数据作为建模数据,开展该区域的年度干旱特征和旱情评估研究。分别以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气压8个主要气象因素,建立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对研究区域旱情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年最高气温是导致研究区域干旱最显著的致灾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类气象因素的预警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74.
设计完成的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由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循环及控制系统组成,该系统将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日光温室蓄热、加温设施.在进行的初步试验研究表明,使用燃池-地中热交换加热系统,对提高土壤温度、温室内气温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佟欣  迟道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188-3190
[目的]分析微型集雨系统在旱坡地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基于阜新地区的降雨概率分析确定微型集雨系统的面积,并估算葡萄产量,研究微型集雨系统对旱坡地葡萄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较小的集雨面积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葡萄种植的株数,既增加了土地的覆盖面积和使用率,也增加了葡萄产量。不设微型集雨系统的葡萄产量为7079kg/hm2,当微型集雨系统面积为9m2时,估算的葡萄产量为9100kg/hm2,比不设微型集雨系统的增产29%。[结论]微型集雨系统比较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最好的葡萄树微型集雨系统面积为9m2。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水量、水质、污染、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论述了海城市的水资源现状,对如何实现海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7.
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加热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为保证日光温室作物在寒冷季节正常生长,在日光温室中设置了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该系统将燃池和地中热交换系统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温室内土壤温度和气温的目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地面以下0.35 m沿温室长度方向3个测点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为15.5℃、15.6℃、15.5℃,土壤温度分布均匀,较参考点平均温度分别提高1.9℃、2.0℃、1.9℃;沿温室跨度方向3个测点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为15.2℃、15.6℃、14.7℃,分别较对应参考点平均温度提高2.7℃、2.0℃、3.7℃;温室内平均气温为21.4℃,较参考点平均气温提高2.6℃,室内外温差达到34.0℃。使用燃池-地中热交换加热系统,对提高温室内土壤温度、气温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日光温室夏季降温措施的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日光温室的夏季降温需要,分别对自然通风、自然通风+遮阳网系统、自然通风+微喷降温系统、自然通风+遮阳网+微喷降温系统四种措施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这4种措施对室内的气温、相对湿度和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通风+遮阳网系统下温室内的气温最多降低2.2℃,白天平均降低1.4℃,室内地温平均降低3.8℃,最多可降低4.5℃;自然通风+微喷降温系统下温室内气温最多降低3.2℃,平均降低2.4℃,地温最多降低2.0℃,平均降低0.9℃;在自然通风情况下联合运用遮阳网和微喷降温系统室内气温最多降低5.4℃,平均降低4.4℃,与室外气温相比,最多高1.9℃,平均仅高0.7℃,基本接近室外气温。而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的气温比室外气温最多高7.2℃,平均高5.1℃。可见,自然通风+遮阳网+微喷降温系统降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9.
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预测的综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模型(Grey Model)与时间序列方法ARMA模型,提出了水稻各生育期平均日需水量预测的时间序列综合模型。根据看出的模型,利用沈阳农业大学15年的水稻需水量试验资料,分别建立了沈阳地区水稻各生育期平均日需水量向前l步的预测模型,并提出了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的向前l步的预测模型,这是水稻需水量预测的最新理论与方法。该方法建模简单,所需资料较少,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0.
旱涝等级评估及灰色灾变预测在辽阳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辽阳气象站近50年的降水资料,分析降水量变化规律,运用Z指数法对辽阳市的旱涝等级进行评定.建立旱涝灾害GM(1,1)预测模型,并预测出旱涝出现的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