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8篇
  3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青贮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定量地评价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与青贮玉米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氮磷钾组合方案。从青贮玉米最大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其最优氮肥(N)用量范围为308.4~365.0 kg/hm2,最优钾肥(K2O)用量范围为65.5~89.8 kg/hm2,磷肥(P2O5)用量最佳范围为100.1~117.0 kg/hm2。  相似文献   
62.
为探明不同耕地方式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特征,选取3种不同耕作措施(免耕、浅翻、深翻)与有机肥相结合,分析不同层次土壤的养分、大豆根系形态以及与大豆产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两个轮作周期,各处理的大豆产量无明显差异,仅表现为深翻和深翻+有机肥处理略高于其它处理。施入有机肥后大豆总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分别增加了-1.2%~41.8%、5.0%~13.9%、3.7%~61.0%和8.9%~82.7%。有机肥配的施用,均不同程度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同时还有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趋势,尤其是20~40 cm土层,但对碱解氮的影响不明显。深翻与有机培肥相结合时,利于增加深层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大豆根系发育,提高其自身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63.
黑龙江省是缺硒(Se)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位于全国低Se带的始端。本文选择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采用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中Se的形态,并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Se形态、全Se的影响。结果表明:总Se含量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差异较大,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结合态Se中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8.16%~50.5%和26.32%~70.90%,酸溶态占0.80%~33.97%,而水溶态与交换态仅占0.70%~7.18%和0.75%~9.37%。通径分析显示,土壤理化性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着土壤各赋存形态Se的含量和分解转化方向,但其各自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强度不同。在土壤各性质中,土壤有效铁、锰和黏粒以及它们间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土壤Se形态分布,其中,土壤有效铁对于除残渣态Se之外的4种形态Se的生成转化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土壤有机碳、pH等其他性质主要通过正或负的间接作用影响Se形态。土壤总Se方面,土壤有效铁、锰及黏粒含量对总Se有较强的富集作用,但土壤有机碳和pH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64.
大豆抗旱节水生理及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旱作农业区大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确保大豆生产可持续发展,根据黑龙江省旱作农业区特点,针对大豆抗旱节水生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行间覆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与不覆膜相比提高1.19个百分点;(2)喷施土壤调理剂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容重低于播前;(3)覆膜配合合理施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豆光合作用指标,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5.
玉米和毛苕子间种轮作对土壤水分及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与绿肥作物间种轮作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对玉米与毛苕子的间种轮作模式进行试验以明确间种绿肥作物并翻压绿肥对土壤水分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25日3个模式0~2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在14.9%~17.5%;20~6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在18.5%~23.0%;7月27 日 0~60 cm 土层以模式一土壤平均含水量最低,为14.1%,模式二的为14.8%,模式三的最高,为16.2%;9月25日,0~60 cm 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达到了25%左右.模式一和模式二0~30 cm 土层的土壤硬度均小于不种绿肥的模式三.说明玉米、绿肥作物间种并翻压绿肥能够很好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升土壤自身的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66.
东北黑土区土壤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东北黑土区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50年来东北黑土农田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变化.当前东北黑土退化主要表现在:①土壤肥力下降;②水土流失严重;③出现盐化、碱化、酸化等障碍;④理化性质恶化;⑤中低产田面积扩大.东北黑土区已形成3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和200亿kg商品粮的供应能力.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67.
不同耕作方式对瘠薄型黑土区土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深松和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覆盖、秸秆粉碎0~20 cm耕层混拌方式,分析深松和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秸秆添加腐解剂快速腐解后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深松和秸秆还田后土壤结构均较未深松对照(CK)明显改善,土壤三相比较试验播种前趋于合理,田间持水量和孔隙度较CK明显提高,田间持水量提高3.30~6.78个百分点,孔隙度提高2.90~5.63个百分点,其中秸秆粉碎耕层混拌+腐解剂处理表现最好;其次是秸秆粉碎覆盖+腐解剂。土壤硬度变化表明,收获期秸秆粉碎覆盖+腐解剂和秸秆粉碎耕层混拌+腐解剂处理土壤硬度在地表0~10 cm较CK降低74.4%和65.1%;11~20 cm土壤硬度较CK降低58.6%和56.1%;秸秆粉碎覆盖和秸秆粉碎耕层混拌处理土壤硬度在地表0~10 cm较CK降低80.3%和43.7%,11~20 cm土壤硬度分别较CK降低56.7%和15.5%。试验表明,深松+秸秆粉碎还田处理明显降低土壤硬度,改善土壤结构,腐解剂在雨水充沛时期发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8.
东北地区黑土硫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兼顾土壤样点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的前提下,采集了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黑龙江省北安市、海伦市和吉林省公主岭市的黑土样,对这些地区的黑土中硫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看出,不同地区黑土中全硫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全硫含量依次为北安(北部黑土)海伦(中北部黑土)公主岭(南部黑土)。随剖面的加深,自上而下土壤全硫都呈下降的趋势,但在145cm深处升高。全硫在开垦前期呈下降趋势,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全硫含量下降逐渐趋于平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硫与土壤有机质等指标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黑土中三种形态有机硫含量占全硫含量的78%。  相似文献   
69.
探讨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估算其碳库量,对于提高土壤质量、保护黑土资源,维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配准完备的1:10万或20万的地形图和土壤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东北主要黑土区共7个市县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估算,并对其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的平均有机碳密度为6.27kg.m-2,变幅为2.43~11.36kg.m-2,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为2.92×108 t;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从北向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且东北高、西南低。密度较高的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嫩江和五大连池的大部分地区,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  相似文献   
70.
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耕层有效硫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耕地面积约为120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为3000万吨,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1995~1999年每年化肥用量平均为251万吨(实物),其中尿素和磷酸二铵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80万吨和43万标吨;氯化钾为20万吨,氯化铵仅为8万吨.含硫肥料硫酸铵30万标吨,多数用于水稻育苗和本田施用.过磷酸钙60万吨,基本用作复混肥料的原料肥.硫酸钾仅有10万吨,主要用于烟草使用.元素硫的使用量尚属空白. 针对黑龙江省黑土、暗棕壤和白浆土等8个类型土壤,进行了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的测定和硫肥有效性研究,为平衡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