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53篇
  62篇
综合类   554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609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基于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FMLSS)的微观构造特征,通过微观构造观察和分析,评价了FMLSS的强度特性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保持FMLSS含水量一定,随着气泡掺入量的增加,FMLSS的内部平均等效孔径和气孔面积百分比含量呈线性增大趋势、而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随着气泡掺入量的增加,FMLSS的气孔大小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气孔平均等效孔径增大。试验结果还表明,FMLSS的强度发挥及破坏机理与FMLSS的气孔分布的均匀性以及等效孔径等微观构造参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是实现减贫、脱贫的重要手段,厘清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效果,对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防止脱贫户返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村居民收入与贫困的理论逻辑分析,利用2010-2018年全国23个未脱贫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结果 表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转移净收入对减缓贫困作用不明显;不同收入来源对减缓贫困的边际贡献依次为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内部之间的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前,测定环境样品中666、DDT含量的分析方法,国内外一般采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但欲达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同一分析样品(经提取及纯化等前处理后的样品)在不同的实验室甚或在同一实验室不同分析日期会得到不  相似文献   
44.
利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和有机肥施用对白菜地土壤地表径流氮素损失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常规施用化肥(CK)、生物炭配施化肥(B)、有机肥配施化肥(F)、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BF)4个处理,探究施加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团聚体以及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B与F处理较CK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B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要优于F处理,F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要优于B处理,BF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团聚体稳定性能力介于B、F处理之间;在整个生育期内,B、F处理均能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处理,B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F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径流液总氮与>2 mm粒径团聚体呈极显著相关(P<0.01);径流液中硝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呈显著相关(P<0.05);径流液中铵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团粒结构的提高是氮素径流损失减少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植株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所提高,B处理显著高于F处理,BF处理位于B和F处理之间。综合考虑氮素径流损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双位加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双位加热消解—ICP-MS)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测定树仔菜中7种元素含量,建立一种测定树仔菜元素的简便、高效、准确方法,为科学开发树仔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分析双位加热消解—ICP-MS和微波消解—ICP-MS的空白背景值、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消解条件(消解温度、赶酸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测定树仔菜中铜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消解条件,建立双位加热消解—ICP-MS测定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双位加热消解—ICP-MS和微波消解—ICP-MS的空白值与检出限均较低,但双位加热消解—ICP-MS测定的元素铬、镍、铜和锌检出限均低于微波消解—ICP-MS,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微波消解—ICP-MS测定标准物质GSB-26芹菜、GSB-12豆角和GSB-13蒜粉的准确度及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0%;双位加热消解—ICP-MS准确度和精密度的RSD≤2.6%,低于微波消解—ICP-MS,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测定结果更接近标准值.消解温度130℃下消解2.0 h后赶酸温度200℃为双位加热消解树仔菜的最佳消解条件,在此消解条件下ICP-MS测得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7种元素含量分别为0.0790、0.0404、0.0350、0.00560、1.16、1.18和7.88 mg/kg.[结论]双位加热消解—ICP-M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6.
正低体温症是指人体温低于35℃并出现相应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恍惚、头晕、四肢发凉、寒战及语言不利索等;重者表现为语言含糊不清、表情淡漠、嗜睡、声音嘶哑、皮肤厥冷、呼吸浅慢等。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增长和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使得体温调节机制不全,容易受到环境温差的影响,可在持续的寒冷环境中引发低体温症。在此提醒老年人,在寒冬腊月里要  相似文献   
47.
为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北京市平谷区大桃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潜在效益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效益认知、生态效益认知与采纳行为有正相关关系,作用机制生态效益认知>社会效益认知,经济效益与采纳行为呈负相关关系;2)社会效益认知对经济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经济效益认知对生态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3)促进农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将提高农户对该项技术的忠诚度。因此,本研究提出要发挥邻里带动作用,提高农户对技术效益的认知程度,通过制定差异化政策、加强产学研融合,促进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8.
为适应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云南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基本特点,结合土壤肥料学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云南省土壤与肥料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收到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9.
制备了邻菲口罗啉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在含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的HAc-NaAc体系中,Co(Ⅱ)离子经化学富集在电极表面上形成三元络合物.采用2.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痕量Co(Ⅱ)离子.Co(Ⅱ)浓度在8.0×10-9~7.0×10-7mol·L-1范围内与阳极溶出峰峰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2×10-9mol·L-1.电极用于水样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0.
骆驼、牛、羊是额尔克哈什哈等地区的主要家畜品种,能够适应当地干早和寒冷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因而成为沙漠和湖盆地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家畜和当地人民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近年来,在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湖盆草场上的牛羊中发生的一种主要以前两肢或一肢出现跛行为主要特征,逐渐消廋,行走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疑难病症,严重威胁着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并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探讨了该病的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