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豆田土壤中氯嘧磺隆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豆田土壤中的氯嘧磺隆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在大豆田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7~10d,施药后60d其残留量为0.004mg/kg。  相似文献   
72.
果实软化过程中果胶降解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软化发生在储运过程中的后熟阶段,果实中不溶性原果胶降解为可溶性果胶和果胶酸是引发该阶段果实软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结构的变化,以果胶为重点描述细胞壁组分的变化;由于果胶降解过程中参与的酶种类较多,因此,重点从起关键作用的三种果胶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β-半乳糖苷酶)以及相关基因表达对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3.
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枯落物积累量最高,为56.21t/hm2,其次为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为58.37t/hm2,最低为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为20.19t/hm2。表现出随火烧年限的减少而降低。最大持水量的变动范围为62.24~286.15t/hm2,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低,而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为184.40t/hm2。表现出火烧后20年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持水量已达到未火烧天然林水平。(2)枯落物吸水速度在开始1h内较快,6h后下降速度逐渐减慢。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3)土壤容重表现为随着火烧年限的减少而增加的趋势,未火烧天然林最低,为0.80g/cm3,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为0.97g/cm3。土壤孔隙度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相反。土壤蓄水能力与土壤容重变化趋势相同。(4)土壤入渗用霍顿公式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74.
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K、Na、Ca、Mg、Cu、Zn、Mn和Fe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经过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后,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值逐渐升高.穿透水除Ca元素外,其他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 Ca> Na> Mg> Mn> Fe >Zn> Cu.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Ca>Mg >Na>Fe >Mn >Zn >Cu.地表径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为:K> Ca> Na> Mg> Fe> Mn> Zn> Cu.除Na、Ca元素外,大气降水中其他元素的变异系数均较大.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Cu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其他元素,地表径流中Zn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大.根据淋溶系数的大小排列,穿透水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Mn>K>Mg>Fe>Cu >Zn> Na> Ca.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K >Mn> Mg> Fe >Cu >Zn> Ca> Na.经过淋洗后,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K和Mg元素增加较多,Ca元素出现负淋溶.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日光温室土传病虫害发生较频繁,土壤退化问题突出。通过高温闷棚消毒技术可以有效杀灭病菌、虫卵、改良土壤,日光温室高温闷棚可采取干闷与湿闷两种消灭棚室地上部分与土壤中的致病原,该文介绍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以供设施栽培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6.
以黑龙江省黑土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不切根贴膜为对照,研究距树干0.5、1、2 m切根贴膜处理对杨树光合生理特性、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下降幅度随着断根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切根贴膜3个月后,杨树净光合速率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切根贴膜处理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下降时伴随着气孔阻力的升高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表明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子引起的。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与对照相比均明显降低,之后不断增加,下表皮气孔密度在切根贴膜2个月后已明显高于对照。切根贴膜1个月后杨树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影响,随着断根强度的加大,叶绿体发生膨胀,有明显质壁分离现象,叶绿体片层模糊,淀粉粒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嗜锇颗粒数量大量增加;切根贴膜3个月后的杨树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了较好的恢复,距树干1、2 m切根贴膜处理的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有明显增加现象。杨树因切根贴膜而导致的叶片结构与功能的损伤是可逆的,杨树通过改变自身的光合生理特性来适应切根贴膜所导致的水分胁迫,叶片气孔形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断根强度相关。综合分析,距树干0.5、1、2 m处切根贴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以黑龙江省孙吴县所引种的大果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相似生境条件下选取不同林龄(11a,7a,2a)大果沙棘进行研究,并选取立地质量相近的撂荒地作为对照,进行时间方向的对比研究。同时选取相同林龄不同地形条件的样地,进行空间方向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林龄的大果沙棘人工林对土壤具有改良效果,并表现出林龄越高改良效果越明显。2年的大果沙棘人工林则与撂荒地的土壤情况类似,改良效果不明显。平地大果沙棘人工林生长的各项指标均好于低洼地与漫岗地,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土壤pH值可能是影响大果沙棘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8.
生物活性保水剂对模拟沙化土地治理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搞清生物活性保水剂对沙化土地治理效果,将植物秸秆制成具有强吸水功能的植物纤维素。同时,引用固氮菌、纤维素降解霉等多种微生物,制成活性保水剂,并将活性保水剂与常规树脂保水剂对模拟沙化土地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的结果是:活性保水剂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土壤微生物的生育率提高17.0%,土壤密度降低了2.9%,具有治理沙化土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羊1次性大量采食类豆苗、青苜蓿以及萝卜菜等多汁易胀饲料,或偷食了大量精料后又大量饮水,或上午放牧太早以致羊吃了“露水草”,都可导致瘤胃臌气。病羊表现不安,左肷胀大,扣诊呈鼓音,起卧不定,全身出汗,呆立、拱背,眼结膜潮红、发绀,呼吸急促、困难,心律快,有时哀鸣,常因治疗不及时造成窒息而死亡。  相似文献   
80.
营造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的主要措施,如何对速生丰产林进行科学培育和商品化管理至关重要。文章从速生丰产林商品化管理的特点、商品化速生丰产林培育方向、技术措施以及施工验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探索迅速发展营林事业的新路子和今后营林事业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