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强筋小麦龙麦26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龙麦26小麦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龙87-7129×克88F2-2060进行有性杂交等手段选育而成(原代号为龙94-4083)。1999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0~2001年分别通过黑龙江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2.
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磷素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主栽的4个基因型不同的小麦品种为试材,通过不同梯度磷素处理,对各产量性状耐缺磷系数及其各生育期磷素积累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小麦品种对磷素有不同的响应力,其中龙麦30属于磷高效利用型、龙麦26属于磷高效吸收型、克丰10是中间类型、而龙麦19为磷低效型。低磷胁迫对不同磷效基因型小麦各性状的耐低磷系数具有显著的影响。缺磷条件下,对中间类型和磷低效型品种的耐低磷系数抑制作用明显大于磷高效型品种。不同生育期磷素积累量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小麦对磷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抽穗以前,在开花期最低,随着生育进程又呈上升趋势。同时,在土壤基础磷肥偏低时,磷高效基因型小麦植株内磷素积累量和利用效率要显著大于磷低效基因型小麦。  相似文献   
33.
龙麦26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核心亲本,为进一步提高该品种品质潜力,拓宽其遗传基础,利用分子标记和6次选择性回交相结合的手段,将Glu-A3位点最优基因Glu-A3d导入龙麦26遗传背景之中,利用BC5F1、BC6F1群体和龙麦26的Glu-A3位点近等基因系为试材进行Glu-A3d基因遗传效应评价。结果表明,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遗传背景下,导入Glu-A3d基因使籽粒蛋白、干面筋、面筋指数、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指标3年平均分别提高0.07%、-2.13%、10.73%、0.13%、1.57%和4.97%。Zeleny沉降值和粉质仪的断裂时间2年平均分别提高3.05%和12.65%。以上结果表明,导入Glu-A3d基因使龙麦26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34.
引进俄罗斯小麦种质资源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引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中优异基因的重要来源,为促进东北春小麦育种,本文对俄罗斯引进资源所开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春小麦花粉植株的壮苗及染色体加倍技术。结果表明:延长低温处理时间可大幅度提高春小麦单倍体植株的自然加倍率;用1/2 MS培养基取代MS培养基、并控制每日光照12 h,弱苗控制在5%以下,可将无根苗控制在3%以下。  相似文献   
36.
辛文利 《麦类作物》1998,18(1):11-12,22
对三种生态型36个春小麦品种(系)在稀植与密植间产量性状的对应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性状的对应变化中以每穗小麦穗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各种生态型品种性状变化强弱顺序为;抗旱型〉水肥型,旱肥型,稀植产量性状中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小穗数对密植群体产量至关重要,喜肥类型品种(水肥型和旱肥型)稀植选种时主要产量目标性状为千粒重和穗粒数,且穗粒数的增加以小穗数增多的途径更为有效,抗旱型品种则要求  相似文献   
37.
Glu-D1d与Wx-B1b基因遗传效应是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的主要遗传基础,二者聚合可实现蛋白质(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的同步改良,并拓宽和提升强筋小麦的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本文总结了Glu-D1d与Wx-B1b基因及其聚合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并对两个基因聚合育种策略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8.
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39.
叶面喷施氮肥对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不同生态区的小区试验,分析了叶面喷施氮肥对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肥的时期和次数对龙麦26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同,三叶期与开花期两次喷肥效果最好,三叶期一次喷肥不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同一施氮肥处理对不同品质指标影响也不相同。最佳的叶面喷施氮肥处理对沉降值、最大抗延阻力、延伸性及面包体积有正向影响趋势,对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和面包评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0.
龙麦3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在2000年利用常规杂交的方式(克90-513×龙麦26)获得F_0种子,F_1~F_6以生态派生系谱法为选择依据,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12和2013年分别通过黑龙江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为一体,适宜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龙麦3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区域与栽培要点,为该品种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