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94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53篇
  59篇
综合类   515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421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关于激素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前人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果[1,2 ] ,而对银杏 (GinkgobilobaL .)种子的相关研究却很少。银杏作为一种古老的裸子植物 ,其种子的生长发育与一般的裸子植物又有不同 ,它的胚珠直接着生在短枝上 ,没有了一般裸子植物的球果构造 ,从表面上看很类似于杏 (Armeniacaspp .)、桃 (Amygdalusspp .)等的生长发育过程。本文从分析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出发 ,研究了银杏种子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旨在探索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  相似文献   
42.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木根系营养元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根系的养分总含量在不同方向的大小顺序为:南>西>东>北,其中N、K、Fe、Mn等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粗度级的根系,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养分总含量大小顺序为细根>中根>粗根,细根的总养分含量是粗根的1.46倍,其中N、Mg、Fe、Mn元素的规律性较强;随根系长度的增加,养分总含量也在增加,特别是在细根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单株林木根系养分贮量受生物量的大小和养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养分贮量的分布顺序是中根>粗根>细根,各元素在根系中的贮量大小依次为:N>K>Mg>Ca>Mn>P>Cu>Na>Fe>Zn,贮量范围在1.13~165.21 g之间.单位面积冷杉林木根系中大量元素贮量与华山松、锐齿栎和油松相比,只有N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Mg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和油松,其它元素均低于这些树种.  相似文献   
43.
森林火险等级主要是用来表示各森林地段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也就是发生森林火灾的难易程度.依照森林火险等级的划分,能主动地对各等级森林地段采取相应的森林防火措施,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这对于城市近郊大面积人工林的防火工作尤为重要. 新立城水库管理局林场位于长春市南郊,有2978ha的人工水源涵养林,同净月潭  相似文献   
44.
不同立地类型锥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锥栗 ( Castanea henryi)属壳斗科栗属植物 ,是我国南方著名的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锥栗果实含淀粉 64.2 %、蛋白质 7.6%、脂肪 7.1 %、水溶性总糖 1 2 .5 7% ,其营养价值高于面粉、大米和薯类。锥栗清香、脆甜、富含糯性 ,可以鲜吃、炒食、菜食、清炖 ,还可以磨粉制作糕点代乳粉、巧克力糖 ,加工成罐头等副食品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发展前景看好。锥栗在福建省栽培历史悠久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提高了经营水平。本文探讨锥栗不同整地的试验 ,旨在为提高锥栗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福建省建…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太行山干瘠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土层厚度15 cm条件下,以耐瘠薄植物沙地柏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微生境改良技术,研究不同微生境改良措施下沙地柏生长、叶绿素含量、露点水势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株高增长量中,石块覆盖(ST)、塑料地膜覆盖(DM)、液态地膜覆盖(YM)、菌根处理(JG)、枯落物覆盖(KL)均显著高于对照(CK),且分别比CK高385.75%、403.03%、1 330.00%、1 490.00%、1 533.00%;冠幅增长量中,ST、DM、JG、KL处理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分别比CK处理高185.03%、160.36%、239.80%、161.67%;7月ST处理主根长度显著高于JG,10月DM、KL处理显著高于JG;不同微生境改良处理对沙地柏叶片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且ST、YM、JG和DM、KL分别在2016年7月和2017年6月显著高于CK;相对于CK处理,除4月外,不同月份微生境改良会增加沙地柏叶片露点水势,且各处理间大部分不显著,仅7月份ST处理显著低于DM、JG、KL;不同处理对沙地柏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产生的影响不同,且JG处理影响最显著;不同处理对沙地柏生物量分配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其中,10月ST处理下的地上/地下干质量比显著高于YM、KL,且CK显著高于KL,第二年6月KL显著高于CK、DM,其他月份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生境改良技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太行山干瘠山地沙地柏株高、冠幅、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露点水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通过对比不同微生境改良技术,发现菌根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微生境改良技术;建议在太行山土壤厚度为15 cm的干瘠山地开展以沙地柏为植物材料的植被恢复时,应结合菌根处理微生境改良技术,可有效提高植被恢复的成效。  相似文献   
46.
由于高、寒和旱的独特特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近年来,工程扰动、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日渐凸显,集中表现为植被退化、土壤贫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目前,为了尽可能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已采用了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本研究以青藏铁路工程植被恢复和"黑土型"退化草地治理两个典型案例为例,总结了青藏高原进行植被恢复的经验,提出了青藏高原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对今后青藏高原工程扰动和草地退化后进行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是主要的植物生理参数之一。本研究根据地面实测数据和由HJ-1CCD(Charge-coupled Device,CCD)及Landsat-8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影像提取的NDVI,分别建立研究区FPAR估算模型,对比分析和评价了CCD和OLI数据在反演研究区FPAR的精度。结果表明,基于CCD和OLI数据计算的NDVI与实测FPAR之间均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针对每个基本采样单元(Elementary Sampling Units,ESU),两种数据反演的FPAR具有显著的一致性,且反演值相差甚少;剔除影像中受到云和云影影响的区域,整个研究区利用CCD与OLI数据反演的FPAR相关性好、分布趋势一致,且反演值均值差很小。本研究结果对该区域FPAR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使用HJ-1CCD数据。  相似文献   
48.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进入本世纪,已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并呈现出病种多样化,面积广泛化,治疗艰难化,损失惨重化的特点,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类种类最多、涉及受害鱼类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综合型鱼病。北方,尤其是黑龙江省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6年,仅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因暴发性鱼病受害渔户近千家,面积5万多亩,死亡鱼类400多万千克,直接损失上千万元,给部分渔户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49.
辛办 《农家参谋》2014,(11):15-15
大葱是生育期较长的百合科蔬菜作物。一般大葱的产量较高,667平方米产3000~6000千克,大葱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比例约为1:0.4:1.3,由此可见大葱对钾和氮的需求较多,磷次之。所以在施肥的比例上,要注意钾肥的平衡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50.
利用60 Coγ射线对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萌芽薯块进行诱变处理。诱变材料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与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其半致死剂量为70Gy,致死剂量为80Gy。辐照处理能显著延缓出苗时间,导致叶片减少、茎杆变细、植株变矮。高剂量处理可提高分枝数。与CK相比,各处理结薯数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随辐照剂量增加而降低,CK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表型鉴定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辐射材料进行DNA检测。10对引物集团选择结果表明,6对具有多态性,共获得1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有1.7条。单株检测共获得扩增条带28条,其中8条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28.9%。说明,辐射可引起紫色马铃薯黑美人表型和DNA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