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7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2篇
  20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为探究单硅酸对滨海稻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水稻生长分蘖末期和破口前分别喷施单硅酸(≥100 g/L)50 ml/667 m2,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调查水稻的产量性状和测定稻米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单硅酸能够显著提升稻谷产量,增加水稻的千粒重、实粒数以及实粒率;能够提升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增加水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并降低垩白度;对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及食味值等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出现倒伏、药害等症状。因此,在滨海稻区使用单硅酸用于水稻生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2.
害虫生态调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有害生物防控策略,针对北方稻田主要害虫实施了几项害虫生态调控措施,通过定期调查主要害虫稻飞虱种群数量、二化螟为害的白穗发生情况以及稻田蜘蛛种类与数量情况,评价了该技术的控害效果及对天敌蜘蛛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害虫生态调控对稻飞虱和二化螟的控制效果与常规施药对照田相当,差异不显著,对稻田蜘蛛的保护和利用效果明显,调控田蜘蛛总数量(1 629头)显著高于对照田(1 309头)。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黑龙江省现有林业生物质能源状况分析,提出了建设生物质能源林的适宜树种、建设布局等。开发建设黑龙江省林业生物质能源,以提高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为目标,采用丰产栽培、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技术措施,重点建设木本油料、淀粉和木质等新型能源林。  相似文献   
2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含盐量对油葵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含油率和籽仁含油率受土壤盐含量的影响下降明显,且籽仁含油率受到的影响大于子实含油率。土壤含盐量的增加,促进棕榈酸、亚油酸的生成,抑制油酸的生成,但硬脂酸、亚麻酸的变化受土壤盐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盐含量对籽仁含油率组分的影响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  相似文献   
25.
利用OTC平台和青菜盆栽实验,探索[CO2]、[O3]或[CO2+O3]升高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期获得未来大气CO2或/和O3升高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风险性。结果表明,[CO2]升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总磷(TP)、总碳(TC)、铵态氮(AN)、硝态氮(NN)含量和含水量(SWC),进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土壤蛋白酶(PRA)、蔗糖酶(SA)、脲酶(UA)、多酚氧化酶(POA)、酸性磷酸酶(APA)和中性磷酸酶(NPA)活性。相反,[O3]升高不同程度降低了土壤DOC、TP、TK、TC、TN、AN、NN、SWC、MBC和MBN含量,提高了MBC/MBN比值,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PRA、SA、UA、POA、APA和NPA酶活性。而[CO2+O3]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O3]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降低了[CO2]升高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刺激效应。因此,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可用于评价未来大气CO2或/和O3升高对菜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我国竹笋剥皮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刀削结合滚动摩擦进料竹笋剥皮机。根据竹笋物理特性参数和人工剥笋原理,对竹笋剥皮过程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影响剥皮效率、损伤率和剥净率的主要因素为刀片安装倾角、剥皮辊转速以及滚筒与剥皮辊轴心高度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竹笋剥皮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依据。为获得样机最佳试验物料,以竹笋长度、基部直径作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长度为300~320mm、基部直径为29~32mm的竹笋作为剥皮机正交试验物料样本。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确定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刀片安装倾角为30.12°、剥皮辊转速为229.18r/min、滚筒与剥皮辊轴心高度差为15.43mm时,笋肉损伤率为6.81%,笋皮剥净率为94.59%。在该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损伤率、剥净率分别为7.10%、93.22%,与优化参数基本一致,满足剥笋要求。  相似文献   
27.
叶面肥与农药配合喷施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黄淮海平原肥料和农药配合施用对蚜虫的防治、小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肥(以叶面肥多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硝酸钾和硫酸锌猛为)和农药(吡虫啉和菊酯)交互配合施用,研究肥药配合施用对蚜虫的防治、小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叶面肥条件下,单独喷施农药小麦产量约为7846.5 kg/hm2,在添加多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或者硫酸锌猛后,小麦产量明显增加,增幅为0.55%~6.45%。硝酸钾配施农药增幅最高,每公顷增产1000.5 kg,多肽和硫酸锌猛次之,每公顷增产为265.5 kg和288.0 kg,而黄腐酸和磷酸二氢钾增加较低,约为96.0 kg和43.5 kg。农药(吡虫啉和菊酯)与叶面肥(多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硝酸钾和硫酸锌)交互配合施用不仅提高了小麦产量,也明显起到杀虫作用,防虫效果明显。吡虫啉的防控率为85.7%,菊脂的为86.0%,并没有出现叶面肥降低农药杀虫的作用,具有实际的农事指导意思。  相似文献   
28.
沙棘带肉果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沙棘带肉果汁的生产工艺。结果认为,添加0.1%的LM果胶及0.2%的CaCl2,以0.1%的CMC-Na配以0.5%的琼脂,有较好的稳定作用,采取先脱气后均质工艺的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及微波杀菌处理,可明显减少果汁中VC的损失,保护果汁色泽和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