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效、准确的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高效、准确的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通过将玉米人工接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研究了温度对RBSDV在灰飞虱体内循回期的影响以及玉米接种苗龄、接种强度及接种时间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在灰飞虱体内的循回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平均温度分别为18.50、23.50、27.50℃时,循回期分别为36.27、21.76、16.38 d;在玉米芽鞘期至2叶1心期接种,接种强度每苗为7~10头虫,接种时间72~96 h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其它处理;感病对照郑单958、掖107、掖478发病充分,病情指数为97.70%~100.00%。用已知抗性水平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进行验证,鉴定结果表明该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可客观反映供试玉米材料的实际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农大108、郑单958和德玉18等3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株高与单株产量的测定,按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值推导出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即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依次为1,4/5,2/3,1/2,1/3,其对应病株的病级分别是0,1,2,3,4级;明确了0~4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即0,1,2,3,4级病株,产量损失率依次为0,25%,50%,75%和100%。利用该分级标准对10个生产品种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调查,构建了回归方程Y=-0.253 1.02X。利用16个生产品种对方程进行检验,检验准确率为:理论产量损失率与实际产量损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应用此方程,可预测玉米粗缩病导致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猖獗流行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粗缩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两种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 ,该病由灰飞虱 (Laodelphaxstriatellus)传播 ,侵染禾本科杂草和作物 ,包括 2 8属 5 7个种。采用调整播期的方法曾经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1-5] ,但 2 0世纪 90年代再次暴发流行 ,在京、津、鲁、豫、浙、陕、甘、晋、辽等地大发生 ,如 1 996年河北省种植玉米 2 2 3万hm2 ,有 75 6万hm2 发病 ,其中 2 0万hm2 减产 5 0 %左右 ,1 3万hm2 因病毁种 ,损失惨重。有关专家对流行原因和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6-9] 。为了对玉米粗缩病的流行进行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粗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苗洪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 @路银贵$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 @田兰芝$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 @邸垫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保定071000玉米粗缩病毒;;抗病性;;评价指标农业部“948”项目(201009A);;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国外及国内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性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从美国引进的78份抗玉米粗缩病重组近交系材料及国内选育的6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性鉴定。在引进的材料中,E13,E115表现高抗,6份材料表现抗,5份材料表现中抗,显示出了较好的抗粗缩病性。在国内的69份自交系中无高抗材料,178,P138,901141,9138,沈137表现抗,齐319,87-1,综3,冀35,获唐2379表现中抗。试验结果还说明选自美国78599系的自交系抗性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毒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2004年以来,玉米粗缩病在一些地方回升,每年都出现发生严重的地块,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今年通过对农田取样调查,自然界有一定灰飞虱发生量,预示着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的态势,望各地不要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7.
以抗玉米粗缩病的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追肥量以及生长期喷施矮壮素类化控药剂,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冀植5号高产高效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kg/hm2,产量较高且较为经济合算;生长期化控进行能明显降低株高、穗位高及倒折率,并具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防虫网室内,人工接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fijivirus,RBSDV)于3叶1心期至5叶1心郑单958玉米苗上。接种10 d后,每天调查症状,抽雄期测量植株上部幼嫩茎节长度;对接种病株和未接种健株的叶片进行横切;对茎节组织进行横切和纵切,荧光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横切片的细胞数量、形态变化,测量茎节纵切片的细胞长度。结果显示:与未接种的健康对照相比,受侵染的玉米叶片和茎节组织的韧皮部细胞畸形、数量剧增,且排列紊乱。感病植株的节间长度缩短,细胞伸长受阻。本研究通过组织细胞形态观察,明确了RBSDV侵染玉米后,所致内部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和外部植株矮化、叶背蜡泪状突起等典型症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利用小麦条锈菌25、29、30、31号4个优势小种,采用分小种成株抗条锈性鉴定法,对河北省23份生产品种(系)及59份高世代品系进行了抗条锈性研究,明确了河北省小麦生产品种及高世代品系对优势小种的抗条锈性现状。同年,用上述优势小种对160份原始材料也进行了抗锈性研究,从中筛选出71份抗源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对不同小种的抗锈性差异,为小麦抗条锈性育种抗病父本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棉花烂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制定调查方案,在河北省棉区的较大范围内,连续调查3年,初步查明了烂铃的发生情况和造成的损失。 1986年在河北省45个县225块棉田;1987年在18个县,50块棉田;1988年在16个县37块棉田;3年合计在8个植棉地区,50个县,79个县次,312块棉田进行各项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