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1篇
  33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研究针对秦巴山区烟田常年连作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烟株病害加重、烟农种烟效益降低等问题,开展豌豆、小麦、油菜、大麦、紫花苕子等绿肥种植效应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烟田冬深翻时各绿肥种类生物量表现为豌豆>大麦>油菜>紫花苕子>小麦,其中豌豆和大麦生物量超过15 000 kg/hm2;各绿肥种类的种植成本表现为豌豆>紫花苕子>大麦>小麦>油菜;绿肥翻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3.86%,“双黑病”发生率减少7%,产值提高11.3%。综合考虑各种绿肥的生物量、种植成本和翻压后效应,确定大麦为秦巴连作烟田最优绿肥种类。  相似文献   
82.
根据野外样地调查资料,结合室内分析,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研究荒漠植被分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以期为石羊河下游人工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荒漠植被群落以耐盐碱的湿生物种为主,包括24个植物种,其中灌木8种,多年生草本8种,1年生草本8种,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66.67%。白刺、芦苇、梭梭、黑果枸杞、盐爪爪、猪毛菜、盐生草生态位宽度较大,对生态输水后青土湖人工湿地生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湖区土壤水分均值为9.85%,黏粒含量均值5.25%,粉粒含量均值为21.22%,砂粒含量均值为73.52%。有机质含量均值为11.8 g/kg。TN含量均值为5.8 g/kg、速效磷含量均值为0.2 mg/kg, pH均值为7.39,电导率均值578.31μm/cm。表层土壤粒度组成以细砂、粉粒和极细砂为主。CCA排序表明土壤水分、速效磷、电导率是人工湿地植被群落空间分布的关键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3.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生物量以及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霍格兰营养液培养的方式,分别设置3个磷水平(0. 31,3. 1,31 mg/L)和3个硒水平(0,0. 1,1 mg/L),共9个处理。【结果】中磷(P3. 1)和高磷(P31)处理增加小麦幼苗地上部生物量,降低小麦幼苗根冠比; 2个施硒处理(Se0. 1和Se1)则降低小麦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增加小麦幼苗根冠比,磷硒配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施硒(Se0. 1和Se1)抑制冬小麦磷向地上部的转运和累积,却在高磷(P31)水平下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在缺硒(Se0)条件下,施磷(P3. 1和P31)处理显著提高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硒含量、累积量以及硒的迁移系数;在低硒(Se0. 1)和高硒(Se1)条件下,施磷(P3. 1和P31)显著降低小麦幼苗硒含量、累积量和迁移系数,存在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对于冬小麦幼苗磷、硒的吸收和转运,磷、硒之间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拮抗的效应,这种效应与磷、硒的施用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4.
为不断提高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进行了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3 mL拌种1 kg种子,于返青期喷施18.7%丙环·嘧菌酯750 mL/hm2+134 g/L氨基酸水溶肥750 mL/hm2+22%噻虫·高氯氟150 mL/hm2,拔节期喷施18.7%丙环·嘧菌酯1 050 mL/hm2+134 g/L氨基酸水溶肥750 mL/hm2+22%噻虫·高氯氟150 mL/hm2,扬花期喷施18.7%丙环·嘧菌酯1 050 mL/hm2+134g/L氨基酸水溶肥750m L/hm2+22%噻虫·高氯氟150m L/hm2+20%氟唑菌酰羟胺600m L/hm2的处理对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9.91%、86.93%、76.09%、94.93%,均优于常规用药区;对赤霉病、蚜虫、红蜘蛛的防效均达99%以上,较...  相似文献   
85.
86.
87.
对艾草生长的气象环境条件与随州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艾草的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随州的温度、日照、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完全满足多茬艾草的正常生长.(2)随州艾草的正常生长期、适宜生长期和旺盛生长期分别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15℃、≥20℃界限温度的平均初终间日十分接近.(3)在种植和储存过程中,不利气象条件对艾草的影响和危害显著.因此,应因时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有效规避气象风险.  相似文献   
88.
<正>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研究雾灵山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是雾灵山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1雾灵山概况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以保护为根本,保护发展相结合,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的原  相似文献   
89.
石羊河下游不同立地类型黑果枸杞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邻格子取样方法,采用扩散系数(C)、丛生指标(I)、负二项参数(K)、聚块性系数(Ca)、平均拥挤指标(m*)、聚集度指标(G)、Moristia指数(Iδ)、Green指数(IG)等8个指标,对石羊河下游不同立地类型黑果枸杞种群分布格局、聚集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沙地和盐碱地黑果枸杞个体数量较多,聚集程度相对较高,砾石和固定半固定沙地黑果枸杞的个体数量较少,聚集程度相对较低;②盐碱地和沙地黑果枸杞种群呈现聚集分布,固定半固定沙地和砾石样地相对于沙地和盐碱地的聚集程度有所减弱,有一定的随机趋势;③不同发育阶段的黑果枸杞种群格局类型总体呈现聚集分布的特点,随着龄级的增大,黑果枸杞种群分布格局表现出由聚集向均匀分布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0.
种公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秀种公牛一生所创造的价值巨大,其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培育优秀种公牛不仅要从品种选择上入手,还要加强犊牛期尤其是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种公牛犊牛的饲养管理有别于母犊牛,其主要特点是哺乳时间长,精料饲喂量大,饲养管理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