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1篇
  33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究了农大哥和AM生物菌肥对高原夏菜花椰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10%化学肥料的基础上每667 m2施入5 kg农大哥复合生物肥或1 000 mL AM生物菌肥,花椰菜植株长势良好,可促进同化产物向花球输送,增加花球单重,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分别为13.9%1、9.4%,667 m2增收428.5元5、98.6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22.
磷脂酶D(PLD)不仅是植物中一类主要的磷脂水解酶,而且是一类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酶类。PLD的磷脂降解功能和信号转导功能均影响植物的抗冻性。本研究以PLDβ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及其野生型植株为材料,进行低温驯化和冻害胁迫处理,并分析其作用途径。结果表明,PLDβ基因介导低温信号转导作用,参与渗透调节途径中脯氨酸的调控和抗氧化系统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调控,并且与低温信号激素ABA不在同一条信号转导途径。本研究为探索通过调控PLD的活性提高植物抗冻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深入揭示植物的抗冻机理以及磷脂信号转导机制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3.
棉花3个脂肪酸碳链延长基因的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棉花脂肪酸合成碳链延长的3个重要基因,分析它们的基因表达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反应,为棉花高油分育种和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陆地棉脂肪酸合成碳链延长3个重要基因GhKAR、GhHAD和GhENR的cDNA全长;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克隆基因编码蛋白的特性;通过RT-PCR,分析目标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时空表达水平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GhKAR和GhENR属于NADB Rosemann超基因家族,GhHAD属于hotdog超基因家族;GhKAR、GhHAD和GhENR的cDNA全长分别为1 119、906和1 318 bp,分别编码283、221、394个氨基酸;它们在根、茎、叶及胚珠发育不同时期均有表达。3个基因在高油材料中的基因表达水平都高于低油材料;20DPA(days post anthesis)到30DPA是高低油材料油分积累的主要时期,而30DPA到成熟期是高低油材料油分含量差距产生的关键时期。20DPA低油材料3个基因均有一个表达低值,高油材料基因表达量则持续升高;30DPA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其中,对于GhHAD和GhENR的表达量,棉花高油材料为低油材料2倍以上。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表达分析表明,GhKAR、GhHAD和GhENR都不同程度地受低温诱导,GhKAR和GhHAD在ABA诱导时上调表达,但都不受MeJA诱导表达;而GhENR在MeJA诱导2 h时上调表达,之后逐渐下调,受ABA诱导不明显。【结论】获得了GhKAR、GhHAD、GhENR 3个基因cDNA全长,通过基因表达特征分析,3个基因的表达可能对种子油分积累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棉花抗逆方面也起一定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利用、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农20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锌配施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与单施氮肥相比,氮锌配施的冬小麦在开花期、灌浆期吸收的氮素较高,成熟期小麦茎杆氮素含量较低而籽粒含氮量较高.氮锌配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施氮90、180和270 kg/hm2分别配施锌肥15和30 kg/hm2,与单施等量氮肥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8%~14.4%、1.4~9.8 kg/kg和0.6~6.4 kg/kg.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增产8.6%、10.5% (N90),5.9%、14.6% (N180)和5.9%、5.3%(N270),其中施氮180 kg/hm2配施锌肥30 kg/hm2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3%、9.8% (N90),11.4%、2.3%(N180)和6.9%、5.7% (N270),其中N180Zn15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80Zn30在实现高产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是比较好的氮锌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125.
针对安康烟区原密集烤房烤后原烟桔黄烟比例低、柠檬黄烟比例高、结构不够疏松等造成的上等烟比例低、均价低等问题,进行新密集烤房和新工艺的烘烤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原SY2030型密集烤房配套以"高温保湿变黄,慢升温低温定色"为核心的三段五步式烘烤新工艺,较原工艺,上等烟比例显著高出10.83个百分点,桔黄烟比例显著高出10.68个百分点,柠檬黄烟比例显著降低8.62个百分点,均价显著高出0.68元/kg·DW,烘烤成本相差不明显。新标准密集烤房与原SY2030型密集烤房相比,都配套新烘烤工艺,上等烟比例显著提高了5.82个百分点,桔黄烟比例显著提高了5.27个百分点,均价显著提高了0.55元/kg·DW,但烘烤成本也显著提高了0.39元/kg·DW。综合考虑烟农收益和市场对烟叶质量的持久需求,确定新标准密集烤房配套三段五步式烘烤新工艺为安康烟区烤房技术配置的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126.
毛华菊二居群的细胞核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毛华菊的安徽居群(MPA)和河南居群(MPH)的核型了研究和比较,MPA和MPH都为6倍体,染色体观察表明:MPA的核型为2A,MPH为2B,两者都具有染色体呈现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7.
本文通过对豇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春季有物种66种,其中植食类38种,捕食类19种,寄生及中性类8种,秋季有物种67种,其中植食类38种,捕食类19种,寄生和中性类10种.其中烟粉虱、豆蚜、斜纹夜蛾对豇豆的危害最严重,烟粉虱群落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天敌有三突花蟹蛛、八班球腹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128.
吕燕  赵鹏  刘丽  段维军 《植物保护》2022,48(3):278-286
为给进口大麦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策略提供参考,本研究统计了全国口岸2009年-2019年大麦进口基本情况,比较并分析了不同来源国(或地区)大麦中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昆虫、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数和种次数。结果表明,近11年来我国大麦进口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5年大麦进口量最大。截至2019年,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共计70种,包括杂草53种、软体动物2种、真菌5种、昆虫8种、病毒2种,其中疫情最突出的是杂草。从来源国来看,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乌克兰是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及种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法国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等有害生物,加拿大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真菌及病毒,乌克兰大麦则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及昆虫。本研究汇总了2009年-2019年不同来源国(或地区)进口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名单,为进口大麦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暴雨条件下灌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暴雨条件下不同灌木种植模式对不同坡度边坡的固坡效应,探索灌木固坡发挥效用的临界坡度,为生态工程措施在山地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制作灌木模型开展室内降雨试验,探究4种坡度(20°,35°,50°,60°)条件下4种灌木种植模式(稀植、适中种植、密植、裸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考虑灌木自重和根系牵引力影响下的修正公式计算边坡安全系数(Fs)。[结果] ①20°和35°的灌木边坡发生沟蚀破坏,与种植模式无关;裸坡、50°灌木边坡和60°稀植、密植灌木边坡发生渐进式破坏;60°适中种植灌木边坡发生整体滑移式破坏。②在20°和35°边坡上种植灌木能够在降雨过程中有效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减少4%~70%坍塌量;在50°和60°边坡上种植灌木不仅会降低边坡的稳定性,还会增加10%~33%的坍塌量。[结论] 灌木固坡不能简单归结为有效或者无效,和坡体的坡度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不同坡度上种植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0.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有机碳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鹏  史东梅  赵培  朱波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2):137-144
为深入理解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采用干筛法和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并基于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有机碳(SOC)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 D 与SOC均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2.376~2.603、3.54~12.07 g/kg,均值都随土层变深呈递减趋势。全样本(n=36,不区分处理和土层)中D与SOC显著相关,但并非简单相关。进一步对D与各粒级有机碳含量(fSOC)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全样本中二者相关性显著,且随粒级的减小相关程度变大。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的相关分析中二者相关性又表现不同:除对照CK,其他处理的呈现多组显著相关,耕作层(0~20 cm)多组的相关性都很微弱,而犁底层(>20~30 cm)的多个组却显著相关。分析认为,这与不同施肥处理所提供的碳源在团聚体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差异有关,该差异将使团聚体形成各自的特点从而表现出各自的分形特征;并且D与fSOC相关性的差异是团聚体中大小颗粒间结构相似程度的反映,体现出各级团聚体在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否具有一致性,表明该相关关系对形成土壤结构的主导影响因素具有表征作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因素、物理意义以及对土壤结构的表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