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4.
为获得简单、高效和低污染的工业大麻种子消毒方法,分别选取纤用型(晋麻1号)、药用型(晋麻4号)、籽用型(汾麻3号)工业大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次氯酸钠浓度(5%、10%)和5个处理时间(5、10、15、20、25 min),以发芽率、发芽势、污染率为指标,研究次氯酸钠对工业大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确定次氯酸钠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进而为工业大麻无菌苗培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浓度为5%时,晋麻1号和汾麻3号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晋麻4号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开始随次氯酸钠的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当次氯酸钠浓度和处理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开始快速升高。次氯酸钠处理后的3个工业大麻品种的污染率随次氯酸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因此,晋麻1号的最佳处理为5%的次氯酸钠处理15~20 min,晋麻4号最佳处理为10%的次氯酸钠处理25 min,汾麻3号则以5%的次氯酸钠处理15 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25.
大麻是雌雄异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在苗期鉴定出植株的性别,对大麻育种及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开发与籽用大麻品种性别连锁的SCAR标记,本研究以汾麻3号、榆社麻和苍山麻为试验材料,研究已有的11个性别连锁标记在籽用大麻品种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个标记(OPD-05、UBC-354和MADC2)在籽用大麻品种中呈雄性特异,尚未发现雌性特异条带。回收雄性特异条带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新开发了6个SCAR标记,其中MADC2-8表现最好;进而利用123份已知性别的样本来检测MADC2-8的准确性,发现其平均准确性高达98.34%。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大麻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而且为大麻性别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27.
28.
2002年我所在山西中部地区承担繁殖玉米单交种川单13号74hm2制种,根据双亲生育差异,父本采用地膜单行覆盖与母本不覆盖同期播种来调整双亲花期,解决了双亲需错期播种而带来的有关问题与不便,最终收到良好效果,平均667m2产306kg,最高达430kg,为今后解决类似玉米制种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9.
讨论了花药培养、幼胚培养、孤雌生殖、基因工程、外源DNA导入、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等技术在花生种质创新中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生物技术在花生种质创新中的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30.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能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的多用途种植模式,以‘晋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M_1(35 cm)和宽窄行M_2(宽行50 cm,窄行20 cm)2种行距,以及30(D_1)、 45(D_2)和60万株/hm~2(D_3)3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的农艺性状、SPAD值、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M_1相比,宽窄行M_2种植在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株数、SPAD值、光合性能和产量方面更有优势;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影响显著,在D_1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8.28%、18.65%和13.81%;在D_2下,M_2分别比M_1增产19.37%、27.37%和4.07%;在D_3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1.55%、16.80%和5.68%。不同行距配置下密度对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在M_1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1D_3D_2,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2D_1D_3;在M_2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2D_1D_3,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1D_2D_3。综合分析后推荐宽窄行种植(宽行50 cm,窄行20 cm),密度30万株/hm~2作为工业大麻多功能综合利用种植模式,可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