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5篇
  46篇
综合类   5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开展江苏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防治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输变电类开发建设项目为例,在对近5年内50个输变电类开发建设典型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江苏省此类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出该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水土流失分布情况,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客观地研究2005—2014年江苏省用水效率的时间分异性,为江苏省更好地开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有针对性地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苏省2005—2014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计算得到江苏省的用水技术冗余率、规模冗余率及水资源相对利用效率;并结合典型相关分析模型,探究影响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相关因素。[结果]规模冗余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技术冗余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影响两种冗余率的因素也并不完全相同。[结论]近10a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平稳增长,其中影响技术冗余率的因素主要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第三产业比重;而影响规模冗余率的因素则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综合分析区域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了7项研究指标,运用模糊物元模型与熵权法计算了烟台市牟平区2005—2009年各年水环境承载力与标准样本之间的贴近度,揭示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烟台市牟平区2005—2009年水环境承载力与标准样本之间的贴近度分别为0.675 9,0.684 2,0.666 7,0.675 3和0.696 1,研究区域2006和2009年的水环境承载力达到等级Ⅲ水平,其余几年均在等级Ⅲ水平以下,说明研究区水环境承载力较差。并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现状对区域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途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六位一体"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农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把"龙头企业-基地-加工-沼气发酵-物流-销售市场"六者紧密、有机结合而构建而成,形成典型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该模式指出必须把实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恰当地采取最有效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构建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并根据该模式的特征,同时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了该模式的适宜范围、实施方案和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江苏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探讨了空间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环境虽然是影响一个地区有机农业开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主导因素,经济和政策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缩小有机农业开展的区域差异,实现各地区有机产业共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试验农区8种农田生态模式和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不同农区5年间景观格局特征(多样性指数、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以生态模式为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与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生态模式尺度下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学意义。研究认为:生态模式作为农田景观破碎度的限制性因子影响明显;城郊农区及环岛农区比规模生产农区生态模式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大;稻田中的生态模式对景观格局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刘辉  赵言文  胡正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44-11146
[目的]为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经济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在等温条件下不同土层磷的吸附和饱和吸附后的解吸特性。[结果]侧渗水稻土对磷的吸附特性和饱和吸附后的解吸特性与简单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等温解吸方程基本吻合,但不同土层对磷的吸附和饱和吸附后解吸特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土层最大解吸量占最大吸附量的百分比也有所不同。[结论]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应该重点关注40~60 cm土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状况和稻作发展的基本特点,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南方丘陵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综合效益评价的16项评价指标.并以国家"863"项目推广示范的节水灌溉双季稻模式、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稻油轮作模式3种节水稻作模式和当地常规双季稻模式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节水稻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均优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以稻油轮作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双季稻区适当发展稻油轮作节水稻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前景.该评价结果可为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稻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江苏省15个省级生态农业县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筛选了23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法,对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诊断,归纳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针对限制因素,分别提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对策,为江苏省下一阶段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小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1950~2006年间种植过的312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江苏省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2a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种子产量随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52年的765 kg/hm2增加到2006年的4 714 kg/hm2,56 a来增加3 3 494 kg/hm2,平均每年增加73 kg/hm2.随着产量的增加,株高显著降低;千粒重显著增加,且在35~52 g的范围内波动;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显著上升;湿面筋含量变化不显著;生育期有所提前,中早、中熟品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春冬性有所加强,形成了淮南麦区以春性、偏春性品种占主导地位和淮北麦区以弱冬性品种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