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69篇
畜牧兽医   7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蛋鸡生长发育过程中下丘脑中生长抑素(SS)免疫阳性神经原的分布。发现蛋鸡在生长早期(1周龄和3周龄)SS神经原数量较多,6周龄时暂时降低,到9周龄又回升;在生长晚期(61周龄)呈显著下降趋势。尽管公鸡和母鸡SS神经原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母鸡的SS神经原数量从第3周到第6周明显下降,第9周时显著上升,表明SS神经原的发育具有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蛋鸡下丘脑中SS神经原数量与血浆中GH水平呈负相关,下丘脑中SS控制着脑垂体中GH的分泌。  相似文献   
32.
蛋鸡和肉鸡下丘脑中生长抑素神经原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蛋鸡和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下丘脑生长抑素(SS)免疫阳性神经原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鸡下丘脑中SS神经原的分布相似,均分布在下丘脑外侧和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和腹内侧核的SS神经原可分为两群:中间群和外侧群。通过计数中间群中SS神经原数量发现两种鸡SS神经原数量在生长发育中变化不同。肉鸡在第3周时SS神经原数量最多,于第6周显著减少(P<0.01),然后一直维持到第9周。蛋鸡SS神经原数量在第3周时稍增加后于第6周暂时降低(P<0.05),然后在第9周时明显增加(P<0.05)。在发育过程中,肉鸡SS神经原数量的变化比蛋鸡大。尽管肉鸡和蛋鸡SS神经原数量没有明显的性别变化,但公鸡SS神经原的总数比母鸡要高。本实验结果表明蛋鸡和肉鸡下丘脑中SS神经原数量与血浆中GH水平呈负相关,下丘脑中SS神经原数量可以解释蛋鸡和肉鸡血浆中GH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
大豆黄酮对母鸡蛋品质及后代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添喂大豆黄酮对母鸡蛋品质及后代仔鸡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后期肉种鸡4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8个重复.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喂10 mg/kg的大豆黄酮,第5周后收集种蛋,每组随机取30枚做蛋品质分析,剩余种蛋按正常程序孵化,出雏后饲养至63日龄,宰杀取肌肉做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母鸡饲喂大豆黄酮后,蛋壳厚度和蛋壳比重分别增加了0.03 mm(P < 0.01)和0.45%(P < 0.05);蛋白的Haugh单位增加了4(P < 0.05);入孵蛋出雏率和受精蛋出雏率分别降低了11.5%和8.3%(P < 0.05).添喂大豆黄酮对后代仔鸡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雌仔鸡肌肉比重和肌肉的蒸煮损失率(P < 0.05),显著降低雄仔鸡肌肉的滴水损失率(P < 0.05);显著增加胸肌黄度(P < 0.05);但对腿肌的快慢肌纤维比例、纤维密度以及快慢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以上结果提示10 mg/kg剂量的大豆黄酮应慎用于种蛋禽上,而在商品蛋禽上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将分离的仔猪胃粘膜细胞分为4组,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分别在新鲜的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对照组)、0.001(低水平组)、0.01(中水平组)和0.1(高水平组)g/L的半胱胺盐酸盐,继续培养20h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H^+-K^+-ATPase活性,同时用相对定量RT—PCR法测定细胞H^+-K^+-ATPase和生长抑素(SS)mRNA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1)低水平的半胱胺盐酸盐对H^+-K^+-ATPase的表达和活性没有影响(P〉0.05),但中、高水平的半胱胺盐酸盐显著提高了H^+-K^+-ATPase的表达和活性(P〈0.05),其中H^+-K^+-ATPase mRNA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36%和44%,H^+-K^+-ATPase活性分别提高了57%和53%。(2)低水平半胱胺盐酸盐对SSmRNA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中、高水平的半胱胺盐酸盐显著提高了SSmRNA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幅度均为52%。以上结果提示半胱胺盐酸盐可增强体外培养的仔猪胃黏膜细胞H^+-K^+-ATPase的表达及活性,而这一作用可能由SS所介导。  相似文献   
35.
36.
将30只少精症公鸡分为3组,分别按照0、12.5mg/只日和16.67mg/只日的剂量喂服克罗米芬1周,以研究克罗米芬对少精症公鸡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喂服克罗米芬对于繁殖后期患少精症的公鸡的采精量、精子密度无显著效果,鸡血清雄激素含量与精液质量之间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7.
大豆黄酮的营养生理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豆黄酮(Daidzein,DA)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作用。DA广泛存在于豆类、牧草(如三叶草)、谷物等天然植物中。近年来动物营养研究表明,DA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兔疫力。提高动物泌乳、增加产蛋等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8.
日粮中添加3mg/kg 大豆黄酮分别饲喂产蛋初期和产蛋后期绍兴鸭 ,观察其对产蛋性能、血清GH、IGP -1和E2 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蛋初期添加大豆黄酮显著降低绍兴鸭产蛋率和平均蛋重 ,饲料转化率下降 ,并伴随有血清GH水平显著降低。相反 ,产蛋后期添加大豆黄酮 ,绍兴鸭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均显著增加 ,血清GH水平也明显提高。无论在产蛋初期还是后期添加大豆黄酮对血清IGF -1和E2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 ,产蛋初期添加大豆黄酮对绍兴鸭的产蛋性能具有抑制作用 ,而产蛋后期添加大豆黄酮可以促进绍兴鸭的产蛋性能 ,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相应变化提示GH可能是大豆黄酮作用途径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9.
40.
与PPAR基因连锁的5个微卫星标记与猪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已公布的猪13号染色体连锁图谱中选择与PPAR(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基因连锁的5个微卫星位点,在苏太猪群体中对这些位点进行群体遗传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各位点等位基因数6~9个,杂合度0.59~0.81,多态信息含量0.51~0.76;背膘厚与嫩度、系水力和肌内脂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0.020和0.311,且背膘厚与嫩度及肌内脂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微卫星位点SW482对背膘厚影响显著(P <0.05);SW937对系水力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其它位点S0222、S0281和S0021对各性状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