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为了探究不同物理防治方法对麦田内麦蚜天敌及小麦生长的影响,2011~2012年设空白对照(CK)、黄板、糖醋液、诱芯、灯诱和综防6个麦蚜防治方法处理,观察了麦蚜天敌种群动态以及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5种物理防治方法均造成小麦田内瓢虫和蚜茧蜂的种群数量降低,但不同年份间数据差异具有不稳定性,其中,2011年各物理防治方法处理的指标值与CK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2012年这种差异均不显著;除黄板处理外,灯诱、诱芯、糖醋液以及综防处理对小麦株高和穗长均无显著影响。不同物理防治方法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其中,综防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7-2003年从河北省10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288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与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地区间和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小种,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在年度间,C小种的分离频率也存在显著差异,T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无显著差异。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和中等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东部和南部,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  相似文献   
13.
<正>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引起。病害主要侵染主茎、侧枝、亚侧枝,不为害叶片。病斑初为针刺水渍  相似文献   
14.
烟草及向日葵上列当Orobanche cumana的发生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河北省部分烟草和向日葵种植地发现大量寄生性杂草列当发生并造成严重为害。经鉴定为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向日葵、烟草、番茄和黄瓜等作物的根分泌物能够刺激向日葵列当O. cumana种子萌发,而油葵根的分泌物则不能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利用列当致病镰刀菌L2菌株进行田间生物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2.4%。L2菌株对小麦、玉米、棉花、烟草和向日葵等作物生长无影响,L2菌株粗毒素能够抑制列当种子萌发,并造成列当种子萌芽管损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棚室番茄因连续种植而导致的重茬病发生严重,常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产量下降,品质变劣。连作还会导致土壤环境受到破坏。为了解决番茄重茬问题,以番茄品种金鹏为试材,研究了微生物杀菌剂"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不同施用量(0.5 g穴/、1.0 g穴/和1.5 g穴/)对番茄重茬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杀菌剂0.5~1.5 g穴/能够有效控制番茄重茬病的发生,防效为59.1%~98.9%,且能够显著增强番茄的生长势,提高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施药量为1.5 g穴/时防效最好(98.9%),番茄产量最高为227 472.3 kg/hm2,较CK增产97.2%。在番茄生产中施用微生物杀菌剂是防治重茬病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防治芦笋育苗田杂草的适宜除草剂类型及其对苗期芦笋的安全性,利用花盆种植芦笋,在温室内分别进行了7种封闭类除草剂和7种苗后除草剂对芦笋幼苗生长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播后苗前施用330 g/L二甲戊灵乳油750 mL/hm2对芦笋出苗影响不明显,苗后施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0 mL/hm2对芦笋幼苗生长无明显的药害症状,2种除草剂均可以在芦笋育苗田使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花生果腐病的为害症状、病原特性、发病规律和综合治理现状,并提出了花生果腐病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育成的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植9831",早熟、高产,抗病性和抗逆性强,适宜在有效积温1850~2050℃的冷凉地区种植,并具有高产潜力.在新疆、内蒙、坝上、云贵等高海拔、高纬度冷凉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