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植物体氮素损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氮素损失的研究重点多为氮肥在土壤运转过程中的损失.近年来,植株体内氮素损失愈来愈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逐渐开始了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拟从植物体氮素损失的发现,氮素损失的物种差异及生育期差异,氯素损失的形式及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72.
锌是植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缺乏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在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探讨马铃薯锌营养特性及锌生物强化技术手段对实现马铃薯富锌、改善人体缺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铃薯锌营养功能、马铃薯产区土壤锌状况、育种以及农艺强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提出锌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农艺强化是目前马...  相似文献   
73.
以黄瓜为试材,将腐熟牛粪、菌糠作为主要基质原材料,采用添加不同体积的草炭和蛭石进行基质复配的方法开展黄瓜育苗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黄瓜育苗的基质配方,为腐熟牛粪、菌糠等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蛭∶腐熟牛粪∶菌糠=70∶10∶20配比基质理化性状适宜,出苗率达98.67%,整齐度最高,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茎粗、叶面积,地上干质量和地下干质量均为最大,分别达0.19 g和0.02 g,幼苗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达0.914 6,综合表现最优。可推荐草蛭∶腐熟牛粪∶菌糠=70∶10∶20配比基质作为黄瓜育苗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74.
为探求高效价廉的育苗基质配方,本研究以腐熟猪粪、塘土、棉籽绒等废弃物为育苗基质材料,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育苗效果,筛选适宜的育苗基质配方。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以腐熟猪粪、塘土、棉籽绒为原料部分替代草蛭(V草炭︰V蛭石=2︰1,下同)的基质理化性质适宜,可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及干物质量的积累,其中V草蛭︰V腐熟猪粪︰V塘土︰V棉籽绒=50︰20︰20︰10配比基质理化性状适宜,幼苗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75.
为建立适用于酸性富硒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方法,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天然富硒区采集了40份土壤样品进行水稻盆栽试验,采用连续浸提法和10种常用的单步浸提法对土壤硒形态和有效硒进行了提取、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浸提方法提取的有效硒含量与植物硒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建始县酸性富硒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硒的含量较低,分别为0.12~46.0、0.58~197.35μg/kg;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等难以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存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硒含量分别为0.01~0.34、0.05~0.88、0.04~2.72 mg/kg;在10种单一浸提剂中,0.5 mol/L NaHCO3和0.1 mol/L KH2PO4溶液对土壤有效硒的提取效率较高;在不同土壤硒形态中,交换态硒与植物硒的相关性最高(r=0.80,P<0.01),其余形态硒与植物硒含量的相关性均低于交换态硒。在单一浸提法中,0.1 mol/L KH2PO4溶液和0.5 mol/L NaHCO3溶液提...  相似文献   
76.
通过温室水培试验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T-DNA随机插入构建的水稻突变体库的T1代2 173个家系进行筛选.以叶绿素SPAD值为指标,以苗期表观症状为参考指标,筛选到27个氮营养缺失的突变家系.对27个突变家系进行遗传分析、复筛及T2代鉴定,结果表明,编号955家系为氮营养缺陷型突变家系,且T2代能够稳定遗传.该材料通过进一步鉴定可用于分离、鉴定氮营养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