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酸枣与酸枣、枣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大酸枣、酸枣及枣等11份种质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检测,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条引物共获得11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84条,占总扩增谱带的73.04%。表明RAPD技术能较好地用于大酸枣、酸枣及枣亲缘关系的研究。从聚类分析图得,在等值线λ=1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群:第1类包括无核小枣、金丝小枣、圆铃枣、冬枣4个枣品种;第2类包括大酸枣、s4、s5;第3类是由s1、s2s、3组成的酸枣群;表明大酸枣的分类地位处于供试酸枣和枣品种之间,推测大酸枣可能为供试酸枣与枣品种的中间类型。从欧氏距离上看出,大酸枣与供试酸枣的平均欧氏距离大于与枣品种间的平均欧氏距离,表明大酸枣与供试枣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2.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金丝小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发育后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尿素7 d后15N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叶片中的Ndff%均高于其他器官,且果实膨大期处理叶片高于果实硬核期.不同类型枝条对叶施15N-尿素的分配运转特性不同,坐果枣吊叶片主要供给果实生长;顶部营养枝叶片吸收15N在其附近器官中的分配势较高;中部营养枝叶片的下部器官15N分配势高于其上部相同的器官,果实膨大期顶部营养枝叶片处理15N最远可运输到根系.不同施15N时期营养枝叶片对15N分配利用不同,果实硬核期吸收15N在营养器官(叶片和枣吊)中的分配势较高,而果实膨大期15N在贮藏器官(枝干)中的分配势较高.  相似文献   
73.
‘红灯’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研究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红灯甜樱桃绿熟期、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红灯甜樱桃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到37种,主要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酯类。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香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醛类主要包括C6醛类和芳香醛类,C6醛类相对含量在着色期迅速上升,达84.16%,之后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下降,在商熟期、完熟期降至59.20%、55.58%;芳香醛类化合物苯甲醛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在完熟期达到最高。醇类主要包括C6醇类、芳香醇类及乙醇,C6醇类中(E)-2-己烯-1-醇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在商熟期达最大值;乙醇仅在果实完熟期才大量出现。酯类化合物包括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结论】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E)-2-己烯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是甜樱桃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这些物质在着色期大量合成,多数在商熟期达到高峰,在完熟期出现大量乙醇,风味变劣。商熟期是甜樱桃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以引进的7个无花果品种:‘波姬红’、‘美利亚’、‘金傲芬’、‘绿早’、‘金早’、‘紫蕾’、‘青皮’为研究对象,以当地主栽品种‘布兰瑞克’为对照品种,在山东济宁地区的气候和管理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开花结果特性等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绿早’、‘金傲芬’、‘紫蕾’、‘金早’、‘波姬红’在山东地区均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长势良好,性状稳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4个品种核桃砧木幼苗进行抗旱性评价,旨在筛选适合干旱、半干旱核桃产区的优良抗旱核桃砧木。【方法】以4个常用核桃砧木品种为试材,研究干旱对其盆栽幼苗生长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旱条件下,核桃砧木幼苗间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其中,‘鸡爪绵’的相对生长速率(R)、长期水分利用效率(RLWUE)、净光合速率(P_n)和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最高,分别为0.92 mg/d、70.24 g/L、15.22 μmol/(m^2·s)和0.79。干旱显著降低了核桃砧木幼苗的R、P_n和F_v/F_m,其中‘鸡爪绵’的降低幅度最小,分别为30.30%、22.78%和7.06%。干旱显著提高了核桃砧木幼苗的RLWUE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RIWUE)。‘核桃楸’的RLWUE增幅最大,为16.20%,其次是‘鸡爪绵’,为15.70%。‘鸡爪绵’的RIWUE增幅最大,为16.61%。‘鸡爪绵’‘香玲’‘核桃楸’和‘黑核桃’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分别为0.99、0.68、0.48和0.07,表明核桃砧木幼苗抗旱性存在较大的品种间差异。【结论】‘鸡爪绵’和‘香玲’抗旱性强,且种子易获得,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应用,‘黑核桃’和‘核桃楸’抗旱性弱,且种子较难获得,不适宜在干旱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76.
以不同裂果程度的4个石榴品种(‘大青皮甜’‘岗榴’‘秋艳’‘黑金刚’)为试验材料,利用质构仪和显微镜观察测定其果皮质构特性和组织结构特点,解析果皮质构特性和细胞结构在石榴裂果中的作用,为防治石榴裂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质构仪测定石榴果皮内外侧破裂力,其外侧破裂力为1050.28~1927.24 g,内侧破裂力为686.01~1526.31 g,同一品种果皮外侧破裂力显著高于内侧破裂力,内外侧破裂力比越小的品种越不易发生裂果;并且果皮紧实度越大越容易产生裂果,其中,‘秋艳’果皮紧实度最低,为85.20 g,石榴果皮紧实度与其裂果性呈负相关的关系;4个石榴品种果皮表层细胞厚度为2.23×10-2~3.58×10-2mm,表层细胞面积为6.76×10-4~10.30×10-4mm2,表层细胞厚度和面积与石榴品种裂果性无明显相关性;裂果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即果皮厚的品种容易裂果,果皮薄的品种抗裂果。  相似文献   
77.
石榴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加工为石榴汁、石榴酒等多种农副产品,还可用于医药行业。石榴在世界上种植范围广,生长发育期间其果实易发生裂果,造成果实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益。该研究结合国内外关于石榴果实裂果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石榴裂果的外观表现,阐述了影响石榴裂果的主要因素,包括石榴品种、矿质营养元素、水分管理、果实成熟度、病虫害等。根据现有科研成果提出石榴果实裂果防治的技术方法,以期为生产优质石榴鲜果,促进石榴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8.
‘红绣球’是2006年在山东省枣庄市经济开发区兴仁街道发现的石榴新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525 g,最大果重1 262 g。果实扁圆形,果皮先滑,鲜红色。籽粒红色,百粒重49.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在山东省枣庄地区,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红绣球’于2015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权。  相似文献   
79.
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是山东核桃主产区之一。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南山核桃种质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但普遍存在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生栽培比重过大、栽植密度过大、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根据南山核桃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合理间伐、高接改优、加强管理等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以期提升南山核桃产业发展潜力与空间,进一步促进南山核桃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0.
对石榴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原则、测试对象、测试性状选择、标准品种、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进行概述,选择35个测试性状,包括植株、枝条、叶片、花、果实和种子,测试性状涵盖石榴的品种特征性状,包括植株性状有3个、枝干性状3个、叶片性状8个、花性状9个、果实性状8个、种子性状4个;采用花瓣颜色、果实宽度、果皮颜色、籽粒颜色和种子硬度作为分组性状,其中质量性状(QL)2个、数量性状(QN)19个、假性质量性状14个.并概述中国石榴新品种权申请现状,石榴DUS测试指南的制订对增强石榴新品种保护,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