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采用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菌发酵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合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鼠李糖乳杆菌发酵阶段探讨了液固比、装液量、发酵时间、接种量对γ-氨基丁酸产量的影响;酿酒酵母菌发酵阶段探讨了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对γ-氨基丁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鼠李糖乳杆菌阶段,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18 h、接种量2%(V∶V)、液固比100∶1(mL∶g)、装液量60%,在酿酒酵母菌阶段,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49 h、接种量1.5%(V∶V)、摇床转速160 r·min-1、发酵温度30℃;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黑木耳发酵液的γ-氨基丁酸产量为1.117 g·L-1。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人们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研究的深入,其致病机制也逐渐被揭晓,即PEDV进入宿主体内通过抑制干扰素的表达和诱导小肠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宿主产生严重影响。文章综述了PEDV蛋白组成及其对肠黏膜屏障和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以期为PED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