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杂交水稻双本插高产原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蘖消长、成穗率、穗长分布,茎秆粗细、穗粒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杂交水稻双本插增产原因。结果表明,双本插本田分蘖较少,分蘖成穗率达82.24%;穗长分布倾向大穗,群体穗型质量好,茎秆粗(倒2节)在0.4cm以上的数量占91.6%,且茎租每增加0.1cm,每穗总粒数增加30.15粒,实粒数增加33.23粒,结实事85.18%。  相似文献   
22.
针对水利工程开发项目决策问题,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本的优劣,从而做出决策,最大限度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矩阵取值的人为干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水利工程开发项目决策及其它评判决策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为选择植株性状与稻米品质兼优的粘糯杂交后代株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粘糯交组合糯89-1/蜀恢527的F_2代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 F_2代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除株高外,其他7个性状近似正态分布,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表型值表现正向超亲优势;结实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呈负相关,千粒重与除着粒密度外的其他6个性状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结实率因子、有效穗数因子、千粒重因子,以上因子提供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88.374%,能概括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籼粳交或品种间杂交相似。  相似文献   
24.
Ⅱ优86是重庆三峡农科所育成并通过审定的中灿迟熟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2d,株高105cm,分蘖力强,苗期长势旺,叶色浓绿,剑叶直立,长宽适中,株叶性状良好,秆粗抗倒,穗大粒多.  相似文献   
25.
由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palmyellowleafphytoplasma,AYLP)引起的黄化病和槟榔隐症病毒1(Areca palm velarivirus 1, APV1)引起的黄叶病毒病是危害槟榔树最严重的两种病害,对海南槟榔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立快速的检测技术对于两种病害的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重PCR(Multiplex PCR)技术同时检测AYLP和APV1,即AYLP巢式PCR第一轮结束后,再使用一次多重PCR对两种病原同时进行扩增,最后进行电泳观察结果。结果显示,通过对多重PCR浓度体系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在一个体系中成功扩增出AYLP和APV1,得到525和311 bp两条特异性大小条带。多重PCR检测与单一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并且与单一PCR检测方法比较,多重PCR方法精简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为槟榔黄化病和黄叶病毒病的常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因此,该技术在AYLP和APV1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1996至1997年对三峡库区兴水、涪陵、黔江、万州等13个县的稻种资源进行了考察。对考察搜集到的104份资源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田间种植鉴定。评价了综合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有一批单株量高、大穗、大粒、千粒重较高及特种稻品种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亲本间接利用。  相似文献   
27.
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10个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5个海拔高度的不同气候生态条件,对12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聚类分析及温度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存在很大差异,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相对稳定,而垩白度、垩白粒率波动较大;通过对稻米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可根据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对气候条件变化最敏感的生态敏感型,如垩白度、垩白粒率,第二种是对气候条件变化反应迟钝的生态迟钝型,如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第三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  相似文献   
28.
糯稻89-1越冬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特异水稻种质糯稻89-1越冬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方法】(1)利用不同海拔高度,观察糯稻89-1各节位腋芽和稻秆在冬季的成活率。(2)用糯稻89-1与红芒糯、明恢63、辐恢838、测64杂交建立F1、F1与亲本回交群体和F2群体,分析越冬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生长季的遗传变异。【结果】(1)糯稻89-1能通过腋芽休眠,抗御不同海拔高度的低温越冬,下年萌发再生。稻秆成活率和腋芽萌发率分别达82.6%,29%,越冬再生季产量为6291.0 kg•ha-1,与正季相当。(2)通过遗传分析和χ2检验表明:糯稻89-1的越冬性由多基因控制,其遗传力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表现不尽一致。(3)千粒重和株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正季最大,越冬再生季最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在再生季的遗传力最大。(4)糯89-1/明恢63杂交F2穗平均总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呈正态分布,结实率呈双峰分布。【结论】糯稻89-1是一份能通过腋芽休眠抗御低温越冬的可利用特异稻种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9.
万恢86是采用IR64、IR1544和圭630为亲本材料经南繁北育15代选育而成。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性好、米质优、制种产量高、综合表现佳的特点。应用该恢复系所配组合Ⅱ优86、汕优86已通过审定,并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7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30.
水稻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是品种能否在当地有效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水稻杂交育种中选配亲本的基础.以重庆及周边地区31个区县收集到的81份优异地方资源为材料,分别考查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实粒数变异系数最大,穗长变异系数最小.农艺性状之间有21个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欧氏距离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当阈值取74.3时,可被划分为4个类群,优异资源资料主要集中在第Ⅳ类群中,笫Ⅰ类群与其它类群相比,遗传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