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克隆与分析燕麦肌动蛋白基因片段.【方法】根据其他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燕麦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Actin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UCm-T载体,进而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扩增片段长678bp,共编码225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Actin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在85%以上,与其他肌动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3%以上.【结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扩增到的燕麦肌动蛋白基因与羊草、长穗偃麦草和黑麦草等植物的肌动蛋白基因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2.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8月,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叶上分离得到产生镰刀形分生孢子的刺盘孢菌,依据柯赫氏法则、病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将其鉴定为Colletotrichum cereale Manns。病菌分生孢子盘生大量黑色针状刚毛;分生孢子单细胞,镰刀形,无色,(17.43~24.90)μm×(1.99~3.74)μm,平均(22.02±1.80)μm×(2.85±0.36)μm;分生孢子萌生的附着胞黑色,卵圆形或近圆形,(6.23~7.97)μm×(4.98~6.23)μm,平均(7.30±0.52)μm×(5.82±0.48)μm;菌丝生附着胞黑色,近圆形、长椭圆形或裂瓣状,(7.47~14.94)μm×(4.98~9.96)μm,平均(10.87±1.46)μm×(6.74±1.01)μm。病菌菌丝在5~35℃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离体叶片,23~25℃),菌株蒙-3-1对供试的2个裸燕麦品种和8个皮燕麦品种均具有强的致病性,但不侵染小麦、玉米、谷子和高粱。  相似文献   
23.
刘欢  慕平  赵桂琴  焦婷 《草地学报》2015,23(1):187-193
试验采用前期筛选的2种最佳除草剂仲丁灵和二甲·辛酰溴施用于燕麦田(Avena sativa),调查燕麦鲜草、种子产量及防效,并初步研究不同浓度除草剂对后茬植物出苗率、株高及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15 d,30 d株防效及鲜重防效表现为施用高浓度二甲·辛酰溴 > 中浓度二甲·辛酰溴 > 高浓度仲丁灵.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对燕麦产量均有增产作用,2种除草剂都在中浓度增效明显,且二甲·辛酰溴优于仲丁灵.低浓度除草剂处理过的土壤对后茬冬油菜及皮、裸燕麦出苗无影响,在中、低浓度下对后茬成株期株高和鲜重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除草剂对后茬出苗率及成株期生长有抑制作用.仲丁灵中浓度对后茬影响最小,高浓度二甲·辛酰溴对后茬抑制最大.因此建议燕麦田施用40%仲丁灵和40%二甲·辛酰溴分别不超过5625 和2025 mL·hm-2.  相似文献   
24.
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研究与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赵桂琴  师尚礼 《草业科学》2004,21(11):17-21
分析了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在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探讨了青藏高原燕麦研究与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燕麦研究、生产和加工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内蒙古武川地区燕麦田杂草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安全、高效地防除杂草,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内蒙古武川地区燕麦田间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武川地区燕麦田杂草共13科22属27种,其中阔叶杂草21种,占91.30%;禾本科杂草2种,占8.70%。主要杂草有狗尾草、藜、沙蓬、猪毛菜、苣荬菜等。免耕田内杂草种类多于常规耕作,免耕不覆盖的杂草发生严重;免耕覆盖的杂草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不同燕麦(Avena sativa ) 种质抗病性差异, 2015 — 2016年对38份燕麦种质进行了人工接种坚黑穗病菌(Ustilago segetum var avenae)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8份燕麦种质中,17份材料对坚黑穗病表现为免疫,9份表现高抗,6份表现抗,6份表现中感,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4.7%、23.7%、15.8%和15.8%。通过鉴定获得的有效抗坚黑穗病种质,可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27.
为了分析从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31份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本文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从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明显、重复性好的5条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6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8条,多态性比率(PPB)高达95.08%。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红三叶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在0.5902~0.9344之间,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427,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09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3162,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可将31份红三叶种质分为5大类,其中来自加拿大的24号种质材料与其他材料间遗传分化最大,单独聚为一类。本文还比较了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基于形态特征的聚类结果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8.
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燕麦红叶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测试了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燕麦红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20 mL高巧+42 mL立克秀)/100 kg种子(商品量)拌种包衣,可显著提高皮燕麦的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对皮燕麦、裸燕麦红叶病的防效分别达84.97%和47.87%,皮燕麦、裸燕麦的增产率分别达60.43%和48.96%。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捆裹青贮的可行性,为该地区草产品加工提供技术依据,在甘南州夏河县研究了青贮时间与添加剂对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捆裹青贮品质的影响。在燕麦灌浆期、箭筈豌豆开花期刈割,添加玉米粉(4%)、尿素(0.4%)、Synlac Dry(0.002 g/kg)和Sila-Max 200 (0.0025 g/kg),以直接青贮为对照(CK),进行捆裹青贮。分别在青贮第40,80,120天开包取样,每处理各时间点3个重复,测定其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结果表明:青贮时间对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捆裹青贮品质影响显著。由于高寒牧区秋冬季气温很低,完成青贮发酵所需的时间明显增加,在青贮80 d左右发酵才能完成。添加尿素显著提高了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但同时其氨态氮含量在青贮40,80和120 d时一直保持最高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3.70%、189.60%和185.27%;pH值下降缓慢,青贮120 d后pH仍在4.2以上。添加玉米粉效果明显优于添加尿素。和非生物型添加剂相比,乳酸菌制剂的青贮效果更佳,不仅促进了发酵进程,而且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添加Sila-Max 200青贮效果优于添加Synlac Dry,其LAB 数量在青贮40 d后较对照增加了9.88%,乳酸含量增加了110.77%,pH值显著(P<0.05)下降;在青贮80 d后乳酸含量仍为对照的2倍,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处理,pH已降至4.1以下。因此,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在燕麦灌浆期、箭筈豌豆开花期刈割,添加Sila-Max 200后捆裹青贮80 d即可获得优质的青贮料。  相似文献   
30.
为明确燕麦坚黑穗病的发病条件与接种技术,采用菌土覆盖和菌粉混种后的分期播种法分析其适宜发病因子与接种方法,并评价162个品种的抗病性。出苗10 d以上,大气温度15℃和5 cm土层温度18℃以下时适宜发病。两种接种方式下96个皮燕麦和21个裸燕麦的抗病性一致,28个皮燕麦和17个裸燕麦菌粉拌种的抗病性低于菌土覆盖。研究表明,适期早播是确保发病和提高鉴定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适期晚播是预防发病的有效途径,且稃壳有阻隔病菌侵染作用,免疫与抗病种质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抗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