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维盐、毒死蜱的比例为1∶124时,对稻纵卷叶螟的LC50(18.86mg/L)最低,共毒系数(156.02)最高,增效作用最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600~12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86.40%~94.42%,表现出较强的胃毒、触杀性,与对照药剂毒死蜱乳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无显著差异;药后14 d,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600~12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76.92%~88.00%,与对照药剂毒死蜱乳油的防效(77.17%)无显著差异,显著优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的防效(55.00%);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以1200 mL/hm2为最好,达79.24%。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期为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推荐剂量为900~1200 mL/hm2,施用方式应选择在无露水时均匀细喷雾。  相似文献   
12.
杀螟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经室内毒力测定,杀螟丹水剂对纵卷叶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为59.03mg/L,高于对照药剂杀虫单,田间防治结果进一步表明,杀螟丹水剂对纵卷叶螟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杀虫单、三唑磷处理,生产应用适宜用量为300—400ml/667m^2,喷药时期宜在水稻纵卷叶螟1~2龄期。  相似文献   
13.
25%苯甲·己唑醇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5%苯甲.己唑醇可湿性粉剂中的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的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6%、0.42%,标准偏差分别为0.056、0.04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99.9%,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8,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度,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按1:5比例混配,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的共毒系数达233,增效极明显.用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40g/667m~2、60g/667m~2、80 g/667m~2在水稻稻瘟病发病初期施药,可同时防治稻曲病,效果均显著,且大大降低施药工本;在水稻破口时用药,防治效果好于常规使用的井冈霉素、三环唑;且随用药量的增加其防治效果上升,但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40~60 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噻虫胺和吡蚜酮复配增效作用,开发新型防治稻飞虱的复配药剂,利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验证,明确复配药剂对田间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和对天敌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噻虫胺与吡蚜酮按3:1、2:1、1:1、1:2和1:3的比例进行复配后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以1:2的比例复配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噻虫.吡蚜酮SC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久性,制剂用量为300-375 mL/hm2时,药后1 d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速效性优于吡蚜酮,药后35 d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持效性优于噻虫胺,与吡蚜酮无差异,且对低龄、高龄若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30%噻虫﹒吡蚜酮SC对稻田蜘蛛安全,可大面积应用于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6.
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药后3 d,50%烯啶虫胺WSG 22.5~52.5g/hm2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4.70%~90.81%;药后14~21 d,50%烯啶虫胺WSG 37.5~52.5 g/hm2对褐飞虱仍有89.84%~96.06%的防治效果。因此,从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的角度考虑,50%烯啶虫胺WSG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适宜用量为37.5~52.5 g/hm2,防治适期在褐飞虱若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淮安红椒是淮安市生产规模最大的保护地蔬菜产品,自2010年以来烟粉虱为害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淮安红椒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介绍了淮安红椒烟粉虱的发生特点并探究其发生原因,总结了苘麻预警、黄板预警、驱避植物和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期,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50g/667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9.64%~83.12%,显著好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40g/667m^2的防治效果,药液量为50kg粗喷雾;在水稻生长后期,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0~40g/667m^2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为77.23%~87.13%,优于或极显著好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50g/667m^2的防治效果,可同时控制纹枯病的危害,达到一喷二防、一药多效的目的,且对水稻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优点,药后3-7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 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79.09%~86.78%,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处理,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防治效果相当;药后14 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 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3.93%-82.35%,与氟虫腈的效果相近,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辛硫磷、毒死蜱.因此,29%辛硫·氟虫腈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剂量为100-120 mL/667m2,大发生年份可适当加大施药量,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50 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  相似文献   
20.
36%田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油菜菌核病严重阻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是油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江苏省油菜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也在加重。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的高低,是能否夺得油菜高产的关键,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很大。如滨海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分别为0.93万hm2、2万hm2、3.3万hm2、4万hm2。据统计,因油菜菌核病发生导致的损失分别为268.8万kg、1 200万kg、4 420万kg、4 708万kg。4年合计损失菜籽10 596.8万kg,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为此,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与滨海县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