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1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um,Hp)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鸡上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鼻道和窦发炎、流鼻涕、眼脸水肿。主要经济损失为肉鸡淘汰率增加,蛋鸡产蛋率下降。1927年最先于波兰发现传染性鼻炎,1932年以后美国也有发生此病的报道。其后在澳州、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陆续发  相似文献   
22.
羊附红细胞体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羊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羊附红细胞体的PCR技术。用本方法从感染血样中特异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1169bp的片段。该方法灵敏、快速、特异性高.可用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3.
5周龄非免疫健康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河北分离株HB-bp,3d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3~4d内死亡率达80%。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胸腺及腺胃有病理组织学变化,各个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均含有病毒,法氏囊内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脾脏。而对照组未见任何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4.
鸡病毒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5.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牛传染病,其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免疫耐受与持续性感染、免疫抑制、先天性缺陷、母畜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1946年Olafson等[1]在美国首次报道本病,之后世界各国均有该病报道.我国也于1980年首次报道分离出BVDV,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南京等地均有本病报道.近几年来,河北省奶牛群中也有该病的发生,BVDV平均感染率高达42.6%[2].为有效地控制奶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从河北省奶牛场采集腹泻及流产奶牛粪便及血液样品分离本病毒,用分离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经临床应用后该病得到有效控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对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养殖业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造成畜产品中抗菌药物残留等负面效应,因此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命题。目前绿色饲料添加剂包括益生素、酶制剂、酸制剂、寡聚糖、中草药等。下面就国内外对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情况作一论述。1益生素的基本概念及种类益生素(Probiotics)是一种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根据微生态理论研制的含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通过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而…  相似文献   
27.
畜卫佳粉对家兔螨病的治疗效果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秦建华,赵彦雪,郭宝艾,赵月兰畜卫佳(VetGard)粉是一种含除虫菌素(AvermectinB1)的新型高效驱虫剂,已报导除虫菌素对牛、羊、马、猪、狗的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如虱、蜱、螨及羊...  相似文献   
28.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微小隐孢子虫Cp23基因,将Cp2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p23。将其转化至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SDS-PAGE结果表明,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目的蛋白高效表达,且为包涵体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被微小隐孢子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本研究为抗微小隐孢子虫疫苗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制提供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犊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采用2种免疫方案对犊牛进行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即免疫程序A在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监测值接近临界值时进行免疫,免疫途径为肌肉注射,免疫剂量按疫苗说明书要求;免疫程序B的首免和二免时间比免疫程序A提前一周进行,方法同免疫程序A。免疫后不同时间采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检测血清口蹄疫O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A组犊牛在90日龄进行首免,免疫后14天抗体水平达到有效保护水平,免疫后28天部分犊牛抗体水平下降到临界保护水平之下;首免后1个月(12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二免后的免疫抗体水平对牛群的保护一直维持到免疫后120天;二免后4个月(240日龄)进行三免,免疫保护期持续4个月。但首免前和二免前抗体效价相对较低,接近临界值。B组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规律同免疫程序A,但产生高效价抗体的时间提前,整个免疫期抗体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可提供有效保护。说明免疫程序B的免疫效果优于免疫程序A。  相似文献   
30.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Oregon C24V株E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BVDV HB-DCZ株E0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克隆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HB-DCZ cDNA体外扩增获得特异性条带,约为687 bp.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B-DCZ株E0基因由68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27个氨基酸.与已公开发表的BVDV其他毒株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相似顺序依次为:CCSYD 99%和98.7%、QHZK10 98.4%和97.8%、VEDEVAC 98.2%和97.8%、Oregon C24V80.9%和89.9%、Yak 74.2%和81.1%.HB-DCZ与CCSYD、QHZK10以及VEDEVAC株的遗传距离较近,与国际标准毒株C24V、Yak株的遗传距离较远.运用Kyte-Doolittle方案预测氨基酸的亲水性,采用Karplus-Schulz方案预测蛋白质的柔性区域,按Jameson-Wolf方案预测抗原指数,利用Emini方案预测蛋白质的表面可及性.对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推测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N-端6~17、23~29、47~53、59~68、70~81、97~109、114~122、127~134、137~143、165~172、186~198和213~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