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了全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取得的成效,指出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和品种选育进展情况以及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3.
纹枯病又称云纹病,在我国各稻区都有发生。此病为害叶鞘、叶片,致叶片枯死,使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30%,严重时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4.
东港地区稻瘟病流行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水稻上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东港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一般年份减产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田块将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25.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近几年来,该病在向日葵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株率在20%~50%,严重地块高达80%左右,严重影响向日葵的质量和产量.菌核病菌存在于土壤中,采用药剂处理种子和在花期及时喷药相结合可以防治菌核病.  相似文献   
26.
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啤酒大麦专用肥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数学模型对我省啤酒大麦因缺乏配套的合理施肥体系而使优良品种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配方科学、合理的专用肥,并明确了不同土壤氨、磷、钾肥的不同用量与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解淀粉芽孢杆菌TF28是从大豆根部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20%~40%硫酸铵盐析后获得抗菌粗蛋白。为明确该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值、UV照射和蛋白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粗蛋白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100℃处理30rain后抑茵活性仍为原有抑菌活性的85.9%;且在较广pH(3~11)范围内比较稳定,活性均能保持在95%以上;对紫外线、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初步研究了抗茵粗蛋白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对所测定的12种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豆根腐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其对水稻恶苗病菌病原茵孢子的萌发起到抑制作用,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138.32μg/mL。此外,该抗茵粗蛋白能破坏病原茵菌丝结构导致畸形。  相似文献   
28.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生长期管理、采收及采收后管理等方面总结阜新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芹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9.
在当前茶叶生产日益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大背景下,使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其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基于聚类分析的计算机技术,其通过塑造不同维度的数据信息,进而对茶叶生产的整体状况进行科学认知。本文拟从基于聚类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及优势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叶生产统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通过探究茶叶生产统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诉求,从而分析茶叶生产统计中基于聚类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30.
 Fusarium oxysporu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ytopathogens and cause Fusarium wilt disease in cucumber, watermelon and melon, etc.In this study, a pair of species-specific primers Fc-1 and Fc-2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of Fusarium genus.With the primers, a specific 315 bp PCR product was amplified from five F.oxysporum isolates isolated from cucumber, watermelon and melon, infected cucumber and watermelon tissues, while no product was obtained from other fourteen fungi, healthy cucumber and watermelon tissues.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is 100 fg for genomic DNA of F.oxysporum and 1 000 spores/g soil for the soil pathogens.In contrast, the nested PCR with two pairs of primers(ITS1/ITS4 and Fc-1/Fc-2)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by 100-fold.In addition, one-step PCR could also detect F.oxysporum in symptomless cucumber root of 7 dpi(days post inoculation) and in infected cucumber and watermelon tissu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disease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 developed PCR-based method enabled rapid, sensitive and reliable detection of F.oxysporum.It also provides the detection method for early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the pathogen as well as the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guid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