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温度对萝卜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2.
现代生物技术与蚜虫种下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即同功酶分析、线粒体DNA RFLP分析以及RAPD-PCR判别等进行蚜虫种下分类研究的概况与进展,比较了这几方法在蚜虫种下分类研究中的优缺点。作者认为,同功酶法分析的是基因表达的产物,进行种下分类有局限性,需大量筛选最合适的酶类;RFLP、RAPD方法较准确,但需筛选大量限制性内切酶和随机引物。  相似文献   
23.
研究棉花苗蚜、天敌及气候的动态系统,结果符合R.Thom的突变类型-尖角突变模型。建立了确定性的棉蚜尖角突变模型,并确立了突变区域。这在突变理论应用于生物学方面属首次。在以棉蚜为主的生态系统中,状态变量(蚜虫)与控制变量(气候、天敌、棉花生育期)随时间变化,其控制变量昕决定的突变区域边界值就是棉花苗蚜的动态防治指标。这将为棉花苗期在实践中的防治时间与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评估紫外线UV-B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用中波紫外线(UV-B)连续照射8代麦长管蚜3、4龄若虫,并用特定年龄生命表方法对其后代生态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麦长管蚜在实验室条件下多代饲养,表现出明显的种群退化现象.在UV-B的影响下,随着世代的增加,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Rm)、净增值率(R0)、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数量趋势指数(I)均下降,到第3代出现最低值,后趋于稳定,而发育历期(T)呈递增趋势;UV-B处理后,F1~F5代麦长管蚜的2、3和4龄若虫发育历期延长,而到F7代差异不显著;成虫寿命、繁殖力(F)和种群数量趋势指数(T)均先减少后增加或趋于稳定,并且最小值基本都在第3代出现.这说明,UV-B对亲代麦长管蚜的影响可以传递到子代,产生累积作用,UV-B作为不利环境因子阻碍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但随着处理代数的累加,增强麦长管蚜对胁迫的适应性.并且UV-B处理对麦长管蚜翅型变化影响显著.翅型的变化与麦长管蚜生态学参数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为了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二叉蚜的抗性,应用每株麦苗上接1头蚜虫的方法,在温室内用5个指标(发育历期DD、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WD、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产子数F、相对日均体重增长量MRGR和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日均产仔数Rm)测定了10个小麦品种对麦二叉蚜的抗性,并以此为基础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多目标综合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这10个小麦品种(系)对麦二叉蚜的抗性,结果表明,Amigo最不适于麦二叉蚜在其上取食,抗性最好,Batis抗性较好,其他品种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26.
昆虫行为学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昆虫行为学不同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昆虫取食行为、昆虫生殖行 为、昆虫通讯行为、昆虫防御行为。并对昆虫行为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对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神经网络建模的基本原理,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程度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建立了神经网络发生适合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达到100%,为害虫的长期发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XZ系列杂种小麦对麦长管蚜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XZ系列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分别进行了抗生性、耐害性和不选择性测定。在控制条件下 ,蚜虫生殖生命表测定结果表明 ,XZ13母本的抗生性比对照品种弱 ;杂种小麦的抗生性低于其父母本 ,表明杂种小麦在抗生性上无明显的杂种优势 ;控制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耐害性测定结果表明 ,无蚜害处理、有蚜害处理与未处理三者间差异显著 ;杂种小麦 XZ1的耐害性明显大于 XZ13,两者也明显大于其他品种。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 ,蚜虫对杂种小麦具有极强的喜好性 ,选择性极强 ;杂种小麦对蚜虫的抗生性虽较弱 ,但耐害性极强 ,从而以强耐害性获得高产。若在育种中加强抗生性指标和不选择性指标的选择 ,杂种小麦的产量可能还会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9.
杨陵地区麦二叉蚜在小麦品种Amigo上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麦三叉蚜种下生物型分化特性,设计了小麦品种Amigo的抗蚜性和麦二叉蚜生物型鉴定试验。分析了自然条件下小麦品种Amigo对麦二叉蚜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内秉增长度的影响,组建了自然条件下麦二叉蚜在小麦品种Amigo上的生命表。以生命表中的内秉增长度和稳定年龄组配为指标进行生物型鉴定分析。结果表明:①麦二叉蚜在Amigo上的生存曲线、繁殖曲线同麦二叉蚜在其它品种上的表现一致,分别为B型和偏峰曲线;②平均世代时间为11.7670d,周限增长率为1.1453;③种群的瞬时出生率为0.3220,瞬时死亡率为0.1846;④内秉增长率为0.1357;⑤稳定年龄期组配成蚜比例为37.64%,若蚜为62.37%,与二叉蚜在其它小麦品种上的参数差异不显著。参数分析表明,在Amigo品种上的麦二叉蚜种群发展趋势是上升的,种群数量是增长的,可见杨陵地区麦二叉蚜既非A、B,也非C生物型,品种Amigo不抗本地区麦二叉蚜。  相似文献   
30.
苹果花叶病的危害、产量损失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苹果花叶病的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危害和产量损失 ,并用 3种药剂的 3种浓度进行了最佳药剂、最佳浓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田间花叶病的发病率达 6 2 .6 9% ,病情指数达 18.0 5。发病小区苹果产量为196 18.5 kg/ hm2 ,单果重量平均为 14 8.6 g,劣质果数大于 2 0 % ;防治区单果重量平均为 180 .0 g,产量为2 35 6 5 .4 kg/ hm2 ,劣质果小于 10 %。防治效果以 2 %中科 6号最好 ,其次是 2 %中科 2号和毒克星 ;使用最佳质量浓度为 4 0~ 6 6 .7mg/ L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