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秦皇岛海滨森林公园是秦皇岛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秦皇岛重要的城市森林公园之一,文章针对秦皇岛海滨森林公园阔叶树多、针叶树少、树种单一、林龄老化、景观单调的现状,探讨了森林公园景观改造的原则、措施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低温蛋白质氨化复合菌系对3组不同处理酸化液的pH及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低温蛋白质氧化复合菌系的酸化液中氨态氮和pH均在5 d时达到最高和适宜的pH范围,较KHCO3调试的酸化液和自然发酵酸化液提前2 d,且产气量最高,15 d达到产气高峰时产气量较KHCO3调试的酸化液和自然发酵酸化液提高了45.45%...  相似文献   
13.
为在苏北沿海选育适宜的泡桐品种,对苏北引进的6个泡桐品种进行抗风性实验,并对泡桐的树冠因子与抗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泡桐品种抗风性差异显著,且树冠结构与抗风性具有显著相关性.'8B'、'毛白33'、'4A'抗风性最强,属于A类树冠结构;'苏桐3号'抗风性次之,属于B类树冠结构;'26A'、'白花'品种抗风性最差,属于C类树冠结构.  相似文献   
14.
石姗姗  徐凤花  王彦伟  赵忠宝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27-6428,6493
[目的]为快速降解堆肥中的纤维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碳源、氮源、固液比、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等方面,研究复合菌系产酶条件,及其对牛粪堆肥纤维素降解的影响。[结果]酶活力最高培养基配方为稻草粉∶麸皮=6∶4,豆饼粉2%,固液比1.0∶2.5,接种量10%;最佳培养条件:pH值为7.5,装料量50g,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6d。在该条件下,CMC、FPA酶活力分别达到4564.86、624.13IU/g,堆肥结束时,纤维素降解率为74.24%。[结论]复合菌系能有效促进堆肥纤维素降解,加快堆肥腐熟速度。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采用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和已公开发表的科技文献资料数据,对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7年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31.50亿元,是2007年秦皇岛市GDP的0.498倍,各项生态服务价值顺序是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大小是青龙县>北戴河区>抚宁县>山海关>卢龙县>昌黎县>海港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66.8%分布在北部山区。研究结果能为秦皇岛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说明水土流失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出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措施。结合秦皇岛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秦皇岛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总结了秦皇岛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秦皇岛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体.为了较好地实施生态市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功能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相结合,利用3S技术,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等标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分布、社会发展和生态经济发展指标,将秦皇岛市分为3个主体生态功能区,7个生态功能亚区和29个生态功能小区,并提出了每个功能区的主体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最后对落实生态功能分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碳汇在“碳中和”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基于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目标尽快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基于森林碳汇交易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将森林碳汇价值完整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立有效、稳定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以森林碳汇交易与生态效益补偿为主线,论述了森林碳汇作为生态效益补偿依据的可行性,分析了河北省森林碳汇交易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碳汇交易的河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河北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参考依据,为河北省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