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2.
通过方格计数法、打孔法和叶面积仪法分别测定了油菜的无柄叶、短柄叶和长柄叶的叶面积,并对不同的叶片参数与叶面积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功能叶通过方格计数法、打孔法和叶面积仪法测定的叶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3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因此均可作为甘蓝型油菜面积准确测定的方法;根据系数回归法的结果分析,叶片的长宽积与实测叶面积的拟合度最高,最能反映实际叶面积的叶片参数。  相似文献   
23.
油菜高光效育种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油菜高光效育种的研究进展,在剖析油菜高光效育种的难点、研究缺陷及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油菜超高产育种目标和生产实际需求,提出以下解决思路与方法:通过多途径创制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拓宽高光效种质的筛选范围;建立综合鉴定指标体系,对高光效种质进行鉴定和定向改良,增加高光效种质的实用效率;构建油菜高光效结构指标体系,提高群体光合效能;多途径利用杂种优势,建立快速、高效的油菜高光效杂交育种方法体系;开展油菜高光效分子设计育种,提高育种效率;研究和实施油菜高光效栽培技术,促使光合效能的持续、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24.
为了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菜籽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从市场收集到57个品牌食用菜籽油,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每个油的脂肪酸含量,比较了不同制油方法和不同精炼等级所获得菜籽油中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差异。研究表明,浸出法处理对脂肪酸的损失较小,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脂肪酸含量均比压榨法高,而芥酸的含量则低于压榨法。菜籽油的精炼等级越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越高,而亚麻酸和花生烯酸的含量则越低,芥酸含量下降的最为明显,一级菜籽油芥酸含量低于1%。本结果为改进菜籽油加工工艺和提高菜籽油营养保健功能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5.
抽穗后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光合作用与经济产量的关系,本研究选取4个不同冬小麦品种分别在6个生育时期进行了光合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旗叶6项光合特性指标随发育进程变化的趋势、变化程度基本相同,但不同品种在不同发育时期内光合特性指标的数值、变化程度不同;6项光合特性指标均与籽粒产量正相关;相关程度表现为绿叶面积>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不同时期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顺序为灌浆中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开花期>抽穗期>灌浆末期;在开花期至灌浆后期,维持和提高旗叶的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因此,在开展小麦高光效育种时,对种质资源材料进行光合特性测定和比较对育种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黄皮、黄条等(下简称鲴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在我国大多数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该鱼抗病力强,食料来源广,生长速度快,易捕捞。因其含肉量高(内脏仅占体重的8%~12%),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深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春油菜生态区里春性和半冬性油菜光合性状的差异,本实验在甘肃张掖春油菜区分别测定了春性和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绿叶面积、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等光合性状。结果表明:半冬性油菜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春性油菜,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则低于春性油菜;春性油菜的绿叶面积明显高于冬性油菜,而叶绿素浓度则低于半冬性油菜;半冬性油菜对光的利用和转化能力优于春性油菜,在低光强和高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春性油菜;春性油菜的CO2的羧化效率高于半冬性油菜,而冬性油菜的在高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要明显高于春性油菜。本研究为春油菜区油菜种质资源扩充和高光效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
陕西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白粉病的病原种类,通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鉴定方法,对引起陕西关中地区油菜白粉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简单不分枝,分生孢子顶生,无色,椭圆形或桶柱形,未发现闭囊壳。采用rDNA ITS通用引物扩增了病菌ITS区,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5株菌与Erysiphe cruciferarum聚在一个独立的分枝上,支持率为96%。结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陕西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白粉菌病原为Erysiphe cruciferarum。  相似文献   
29.
陕垦6号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陕垦6号小麦品种在关中灌区的适应性,以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小偃22为对照,研究了2013-2015年度适播期和晚播期对陕垦6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陕垦6号在不同播期下,各年度的产量都比对照增产,适播期的增产幅度较大,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在适播期,增产的主要因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在晚播期,增产的主要因素是穗粒数。所以陕垦6号和小偃22一样可以在关中灌区大面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0.
不同倍性小麦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倍体节节麦、四倍体硬粒小麦、六倍体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倍性小麦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体小麦的各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为倒抛物线,水分利用效率则一直处在下降中;六倍体和八倍体小麦的光合效率、CO_2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比二倍体和四倍体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主要是由气孔导度引起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还与空气湿度和自身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