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7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将40羽20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羽。试验组暴置于浓度为0.77 g/m3的氨气环境下饲养,对照组正常饲养。试验开始后,试验组内的鸡在6 h内全部死亡。本试验观察了其临床症状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血液病理学检查。另外,本文还对肉鸡氨气中毒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 ,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所致的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 ,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自 1 932年美国Hendrickson等人首次报道在纽约州长岛 3个鸭场发生该病以来 ,英国、加拿大、挪威等国相继有此病的报道。我国 1 982年由郭玉蹼在北京首次报道鸭疫巴氏杆菌病后 ,广东、黑龙江、湖北、上海、广西等地相继发生此病。2 0 0 1年 5月 ,山东省荷泽市郓城县某商品代肉鸭养殖场发生此病 ,造成严重损失。通过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 ,…  相似文献   
133.
组织滴虫病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引起的禽类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肝脏和盲肠,又名盲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因而又称黑头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加拿大、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一些主要火鸡饲养国,非常普遍。本病以侵害火鸡为主,其他家禽易感性不高,但组织滴虫可引起家禽的生长发育缓慢,产蛋下降,阻碍养禽业健康发展,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都有此病的报道。现就此病的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4.
用IFA和PCR对部分省区肉鸡白血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省内不同地区和宁夏、河南等省随机采集肉鸡和肉种鸡的病料 ,采用间接荧光抗体实验和 PCR方法进行 J亚群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从 92份商品代肉鸡病料和 1 5份父母代种鸡病料中先后鉴定出 8株 J-AL V,其中 3株来自商品代肉鸡 ,5株来自父母代肉种鸡 ,感染 AL V-J的肉鸡品系有 AA、科宝和爱维因 ,表明我国肉鸡群中 AL V-J的感染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35.
山东猪流感病毒H9N2亚型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春秋和冬季在山东各地猪场不断出现疑似猪流感的呼吸道疾病 ,2002年10月到2003年2月 ,我们从山东发病猪场采集发病猪的鼻咽棉拭子和死亡猪的肺脏 ,接种SPF鸡胚 ,获得血凝性稳定且血凝价较高的尿囊液样品58份 ,对其中10个样品的亚型进行鉴定 ,并将具有代表性的一株病毒的血凝素全基因及其它基因进行了测序与分析。1检测与鉴定方法1.1SPF鸡胚、小白鼠分别由山东齐鲁制药厂和泰安生物制品厂提供。1.2疑似猪流感病猪样品的采集2002年10月 -2003年2月 ,从山东的济宁、宁阳、莘县、邹城、莱芜、梁山、莒南等地对疑似猪流感病例进行诊断 ,…  相似文献   
136.
选择饲养管理条件无明显差异的示范猪场,采用蜂胶产品进行了生态化抗病增效配套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示范场蜂胶产品添加试验组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平均每胎产仔数比未添加对照组平均分别提高2.00%、2.78%、1.11头、总产仔数比对照组提高13.86%,差异显著.蜂胶产品添加试验组仔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成活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分别提高了2.82%、9.44%、6.0%,腹泻率平均降低14%.  相似文献   
137.
通过16S rDNA全序列的DNA同源性分析以及PCR-RFLP分析,对从山东某奶牛场送检的腹泻死亡的犊牛内脏中分离到的一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得到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沙门氏菌菌株与GENEBANK上发表的27株沙门氏菌的16S rDNA同源性较高,为97-99%,该沙门氏菌菌株与鼠伤寒沙门氏菌LT2(Salmonella typhimurium LT2)的同源性最高,达到了99.7%,表明该沙门氏菌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38.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旋毛虫可侵害人、猪、鼠类、犬等150多种动物,其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内,幼虫可在宿主的横纹肌肉内寄生。人发生旋毛虫病是因食用了生的或未烧熟的旋毛虫病肉[1]。自70年代末以来,英国曾3次爆发本病,我国也发生了几十次人感染旋毛虫的事故。尤其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肉量增加,而且肉类及食用方法多样化,致使本病的发生有增加趋势[2]。为加强对旋毛虫病控制的研究,本文现将旋毛虫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原1825年首次发现的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T.sp…  相似文献   
139.
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是由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 (Gard nerellavaginalisoffox ,GV )引起的[1] ,可导致狐狸、貉、貂等泌尿生殖感染、不孕和流产。在我国毛皮动物饲养中 ,流行呈上升趋势 ,应引起饲养者的注意。1 病原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属于 1980年建立的新属Gardnerella ,本菌是其中一个亚种。可致狐狸泌尿生殖感染、不孕和流产 ,并经性交传播 ,其微生物学特征有别于人体阴道加德纳氏菌。菌体通常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变异的球菌样小杆菌 ,长0 3~ 0 5 μm ,宽 0 1~ 0 2 μm。形体比乳酸杆菌小 ,两端呈圆形 ,无荚膜及鞭毛。菌体呈革兰…  相似文献   
140.
牛白血病病毒分子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白血病(Bovine Leucosis,BL)是牛的一种慢性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进行性恶病质和高度病死率。其病原为牛白血病病毒(BLV)。本病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世界养牛的国家。我国自1977年以来,先后在江苏、安微、上海、陕西、新疆等地发现本病,并有扩大之势,对养牛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牛白血病病毒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BLV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