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8篇 |
27篇 | |
综合类 | 81篇 |
畜牧兽医 | 13篇 |
园艺 | 10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应用树干解析方法,剖析了15年前引种于中国科学院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站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D.Von)的个体生物量以及地径和树高生长过程,并分析了地径与站区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辐射松地径去皮平均生长量和树高平均生长量可达10.309 mm和0.72 m,显示了较好的速生性;径向和树高连年生长过程均呈现多峰态曲线分布,平均生长过程在个别年份有轻微波动,但总体呈稳态上升趋势;断梢促进了辐射松径向生长,明显增大枝叶的生物量比例,促进了单株生物量的增加;影响辐射松地径生长气候因素主要是温度,其中尤以7月均温以及寒冷指数影响显著。综合分析发现,引种于岷江上游干旱山地的辐射松早期(15年前)速生性强,但低温是关键制约的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24.
25.
川南地区不同退耕地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川南坡地退耕5年后的慈竹林地、杂交竹林地、桤木+慈竹混交林地和弃耕地土壤抗蚀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抗蚀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物理稳定性指数和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各退耕地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为-4.466~3.436,呈现出慈竹林地杂交竹林地桤木+慈竹混交林地弃耕地对照的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大多数抗蚀性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与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坡地退耕后土壤有机质增加是土壤抗蚀性增强的关键,坡地退耕成慈竹林地更有利于增强研究区土壤抗蚀性。 相似文献
26.
凉山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凉山州8个县(局)苗圃的14个树种苗木分别进行小样方随机抽样,调查苗木生长及根系现状,在各样方苗木性状精度检验的基础上,采用x-±s划分苗木等级,确定各树种的分级标准。其中主要树种1年生华山松Ⅰ级苗苗高9cm,地径0.23cm,Ⅱ级苗苗高范围在9~7cm,地径范围在0.23~0.20cm。3年生云杉Ⅰ级苗苗高37cm,地径0.86cm,Ⅱ级苗苗高范围37~32cm,地径范围0.86~0.63cm。 相似文献
27.
运用RAPD对我国川西高原及秦巴山区核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原产于川西高原和秦巴山区的74个核桃样本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330条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32个用于进一步分析,共得到324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0.1条带;其中279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86.1%。试验研究表明川西高原核桃由于地理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藏着宝贵的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资源。遗传多样性同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8.
森林培育系列实验教学是林学专业进行林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深化此项教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前期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就该课程运行近两年来取得的初步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29.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效益是研究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营造和自然恢复的湿地松林、桤柏混交林、刺槐(灌木)林 、刺槐林 和桤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冠截留、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能力、土壤渗透性和枯落物持水性,作为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的指标,对不同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机理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明显高于农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的水源涵养效益也有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桤柏混交林、湿地松林、桤木林等优良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当前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工程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位进行低氮(LN,50 kg N/hm2.a)、中氮(MN,100 kg N/hm2.a)和高氮(HN,150 kg N/hm2.a)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该森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612.21±77.82 mg CO2/m2.h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108.95±17.01 mg CO2/m2.h出现在2月,年均土壤呼吸速率为348.00±157.83 mg CO2/m2.h,年均土壤呼吸通量为8.31±3.77 t C/hm2.a。采用双因素关系模型(Rs=aebTWc),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了该常绿阔叶林2005年10月~2006年7月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68.6%~73.9%,其拟合结果优于以土壤湿度或温度为参数的单因素关系模型。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其地表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程度Q10值为2.12,以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为参数时,Q10值为2.51。(2)N沉降处理3个月后,该森林中HN和MN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309.43±17.24 mg CO2/m2.h,303.82±11.50 mgCO2/m2.h)均显著高于CK(269.28±13.78 mg CO2/m2.h)(P<0.05);处理4个月后,HN的土壤呼吸速率(272.42±13.25 mg CO2/m2.h)均显著高于MN(239.65±10.33 mg CO2/m2.h)、LN(229.10±9.90 mg CO2/m2.h)和CK(234.51±12.77 mg CO2/m2.h)(P<0.05);但处理7~10个月时,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N沉降初期明显促进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后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