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6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澳大利亚抗甘蔗黑穗病鉴定评价方法,对14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澳大利亚采用的对照品种在澳大利亚和云南两地试验的平均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品种平均发病率和标准分级的回归方程为对数函数,经回归计算的分级值,其抗性反应型分类与统计学分类能实现良好的统一,澳大利亚的鉴定方法可用于云南甘蔗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72.
118份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FLP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菲律宾、巴西和法国的118份甘蔗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31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9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1.2%。118份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583~0.929之间,平均为0.750,多态信息量为0.2332,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789。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0.69处切割时,可划分为2个类群,第I类群包括粤糖00-236、云蔗04-622和SP80-1816;第II类群有115份种质,在相似性系数0.74处切割时,可将第II类群划分为5个亚群。各国甘蔗种质亲缘关系较近,其中美国种质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73.
以甘蔗近缘属植物斑茅的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MS、SH、B5三种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2,4-D、NAA、6-BA)配比对斑茅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并筛选出斑茅细胞高频再生体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斑茅幼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2,4-D 3.0 mg/L+6-BA 0.4 mg/L为最适,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以MS+2,4-D 3.0 mg/L为最适。在此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疏松,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目的是建立斑茅组织培养的高频再生体系,为斑茅材料的细胞悬浮培养、染色体加倍和细胞融合等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4.
几个新台糖甘蔗品种杂交育种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用9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与不同类型亲本杂交,选配组合38个,研究了新台糖系列品种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新台糖系列亲本及组合选配方式对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64.2%)母本(57.5%)父本(26.8%);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蔗产量糖产量有效茎茎径锤度;9个新台糖系列亲本中,ROC26作为母本,ROC23和ROC24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产、高糖母本和父本加以利用;ROC26×云蔗89-7、选蔗15×ROC23、云蔗94-343×ROC24、L75-20×ROC22、粤糖93-159×ROC10、ROC22×粤辐90-15、ROC10×CP67-412、ROC11×CP72-3591、ROC10×CP72-2086和CP67-412×ROC10等组合后代蔗、糖产量及锤度表现佳,特殊配合力(SCA)强。  相似文献   
75.
甘蔗品种区域性试验的同异分析及联系势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甘蔗品种评价的局限性,运用同异分析法和联系势测验对全国甘蔗品种第五轮区试(2006~2007年)的14个品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蔗99-596,Mex105,Q170,Hocp92-648,Hocp91-555,福农98-1103,粤糖94-128,Lcp85-384等8品种与理想品种联系值介于0.8005~0.8880之间,综合性状优良,可进行示范推广;其余品种需进一步试验观察。从而证明这种方法在甘蔗品比试验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将假植成活率和成活植株的形态特征结合起来,作为评价指标,摸索分析了不同消毒处理、不同苗床基质、不同浓度NAA(萘乙酸)蘸根处理对甘蔗茎尖组培苗假植成活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两种不同消毒处理方式对甘蔗组培苗假植成活率的影响较小,但对成活植株质量的影响较大;不同苗床基质对甘蔗茎尖组培苗假植成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不同浓度NAA蘸根处理对甘蔗茎尖组培苗假植成活质量影响较大,成活植株的根长、株高、叶长、叶宽等性状,随着NAA浓度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7.
选用15个CP系列甘蔗亲本与国内育成的21个亲本选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借助R软件对F1群体的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丛重、丛含糖量等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力、配合力及经济育种(遗传)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皆表现为表型变异系数(PCV)大于遗传变异系数(GCV),其中丛有效茎、丛重及丛含糖量变异较大,株高、茎径及锤度变异较小;平均遗传力表现为组合最高(42.53%),其次是母本(34.35%),最后是父本(27.07%);除株高、茎径受父本影响大于母本外,其余4个性状皆是受母本影响较大;除组合的锤度、丛有效茎介于双亲之间外,其余4个性状均表现为组合高于双亲;综合一般配合力(GCA)和经济育种值(EBV)分析,表现较好的CP亲本有Ho CP95–988(父母本)、CP72–1210(母本)、CP85–1491(母本)、Ho CP92–648(母本)、CP72–2086(父本)、CP84–1198(父本)、CP93–1382(父本)、CP94–1100(父本);综合特殊配合力(SCA)和经济遗传值(EGV)分析,表现较好的组合有CP72–1210×ROC24、CP85–1491×ROC22、Ho CP92–648×桂糖92–66、福农95–1702×Ho CP95–988、粤糖91–976×Ho CP95–988。  相似文献   
78.
利用大型容器对甘蔗品种ROC22和云蔗06-407进行桶栽种植,探讨微生物土壤活化剂对甘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施用微生物土壤活化剂对ROC22、云蔗06-407的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提高均有一定效果,其中对云蔗06-407效果更显著,云蔗06-407的株高和茎径分别增加12.37%和28.81%;地上鲜重和根系鲜重分别增长32.61%和37.10%,白根根长增长92.57%,白根表面积增长66.08%,以上指标除株高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侧根数量越多,根系平均直径越小。(3)甘蔗地上部分的茎径、株高和地上鲜重均与根系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均在0.797 9以上。表明微生物土壤活化剂可促进甘蔗根系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株高和茎径,从而提高甘蔗产量。  相似文献   
79.
为合理评价国外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表明,各种质主要工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在5.31%~35.21%之间,变异广泛。对总体长势、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株高、蔗糖分、蔗汁糖分、锤度、简纯度和纤维分等10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表明,投影方向以叶部病害最高,其次为总体长势、茎径、有效茎、株高和蔗糖分等,简纯度和纤维分等其他品质性状最低;43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3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均值在0.32~1.83之间,并从中筛选了13份(Ⅰ类群和Ⅱ类群)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的评价与实践相符。  相似文献   
80.
干旱胁迫对甘蔗4个生理指标遗传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气孔导度(Gs)、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片伸长速率(leaf elongation,LE)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4个甘蔗生理指标遗传变异的影响,为其在甘蔗育种程序早期阶段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自然干旱和人工灌溉为主区,不同甘蔗基因型为副区,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和玉溪市元江县2个试验点先后对22个和18个甘蔗基因型同时开展田间试验,主要在2个生长季甘蔗拔节前期先后13次、18次、15次和10次分别对4个生理指标Gs、Fv/Fm、LE、RWC进行测量。采用软件GenStat计算各指标各次测量的遗传方差分量(σ_g~2)和环境方差分量(σ_e~2),并计算广义遗传力(h_b~2),采用SAS9.1对每次测量干旱和灌溉处理下获得遗传方法分量和广义遗传力进行成对t测验。【结果】四项生理指标受干旱影响极显著,13次Gs、18次Fv/Fm、15次LE和10次RWC处理间差异均为极显著。在干旱和灌溉处理下,13次Gs基因型间分别10次和11次差异显著,广义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19-0.68和0.19-0.82,13次平均分别为0.49和0.53,灌溉条件下的遗传方差显著高于干旱胁迫下的遗传方差;18次Fv/Fm基因型间分别17次和16次差异显著,广义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26-0.83和0.16-0.85,平均值分别为0.64和0.58,干旱条件下的遗传方差极显著高于灌溉条件下的遗传方差;15次LE基因型间分别14次和10次差异显著,广义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09—0.89和0.09—0.81,平均值分别为0.58和0.50,干旱处理下平均遗传方差和遗传力较高;10次RWC基因型间分别8次和6次差异显著,广义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10-0.76和0.16-0.77,平均值分别为0.57和0.47,干旱条件下平均遗传方差和广义遗传力较高。总之,除Gs,其他3个指标在干旱条件下获得广义遗传力均高于灌溉条件下的广义遗传力。【结论】干旱胁迫影响Gs、Fv/Fm、LE和RWC的遗传变异和广义遗传力,在灌溉条件下测量Gs和在干旱条件下测量其他3个指标更易获得较高的遗传变异和广义遗传力,但所有4个生理指标均能在灌溉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广义遗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