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试验是在东北农学院院内黑土上,于1982年开始的化肥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连续施用氮、磷化肥对黑土胶体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施用化肥(N、P)使胶体比表面积增加,有利于胶体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使土壤胶体保水性减弱。氮、磷化肥对土壤脲酶活性没有影响,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而对中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较复杂,尚待更长期的定位试验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2.
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为密度、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以丰产为目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 ,密度可以通过栽培措施调节 ,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可通过田间和室内考种选择。其中考察衣分高低主要依据室内子棉轧后计算出的数据 ,而出于对高产的需要 ,育种上往往偏重于高衣分材料的选择 ,由于衣分和子指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 (r=- 0 .80 6 7* * ) ,因此选择的结果会忽视子指这一重要因素而形成高衣分低子指现象 ,在生产中低子指对出苗不利。通过研究二者的关系 ,以期为育种者正确选择材料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2 0 0 2年在郑州市农林科学…  相似文献   
43.
大拱棚早春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品种。选用耐低温、根瓜节位低、瓜码密、瓜条生长迅速、单性结实率高且早熟、抗病的品种。如新泰密刺、津春3号、中农5号、农大12号等品种。2.播种育苗。早春黄瓜阳畦育  相似文献   
44.
冬暖大棚早春甜瓜 豇豆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东省曹县利用冬暖大棚进行早春甜瓜与豇豆套种,管理简便,5月上旬甜瓜和豇豆就可供应市场,上市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甜瓜育苗苗床可设在大棚内,苗床宽1.0~1.5米。营养土用3份园土加1份充分腐熟的圈肥,每米3营养土中加入磷酸二铵1千克、草木灰5千克、地  相似文献   
45.
昆虫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EcR)是一种核内受体,为蜕皮激素的分子靶标。用0.002 g/L蜕皮激素溶液浸泡过的桑叶饲喂家蚕5龄幼虫,采用双跟踪标定定量PCR(dual-spike-in qPCR)方法,检测家蚕蜕皮激素受体基因BmEcR-A、BmEcR-B1和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USP)基因BmUSP在家蚕幼虫马氏管、脂肪体、中肠组织的转录水平变化,分析蚕体组织以及BmEcR和BmUSP基因在蜕皮激素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与表达调控特征。结果表明:家蚕EcR的2种同工型基因BmEcR-A和BmEcR-B1的mRNA转录水平均变化显著,在脂肪体中的转录水平最高,其它组织相对较低;BmUSP的mRNA转录水平同样变化显著,且在脂肪体中的转录水平最高,马氏管次之,中肠最低。另检测正常情况下4龄眠期和5龄末期BmEcR-A、BmEcR-B1和BmUSP的mRNA转录水平相对于其它发育时期较高,且脂肪体中的转录水平要明显高于其它组织。BmEcR-A、BmEcR-B1和BmUSP均在家蚕幼虫脂肪体中高水平表达,表明了脂肪体在蜕皮激素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6.
炭疽菌叶枯病(GLS)是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呈暴发趋势的一种苹果病害。为了发掘及选育抗性资源,以40份苹果品种(系)和5个杂交分离群体的8 000余株杂种树为试材,2016~2017年连续2 a进行了GLS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苹果种质及杂种对GLS的田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抗性资源22份;GLS抗性基因可能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以抗性亲本富士、新红星构建杂种分离群体,有利于抗性优系的选择。我国苹果GLS抗性种质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47.
‘苹锦’苹果是以‘岩富10’ב坂田津轻’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果实圆锥形,果个均匀,平均单果质量255 g,果形指数0.85,底色淡黄盖红色条纹;着色程度近90%。果肉浅黄色,口感松脆,质细,香气较浓,果汁多,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0%,可滴定酸0.29%,硬度(去皮)7.5 kg · cm-2,品质好。具有外观美,风味浓,品质优,早果,丰产,抗病性强,耐瘠薄等特点。  相似文献   
48.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抓住了社会的本质,能够有效指导我们开展社会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通过知识与现实两个分析维度,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解读"茶道"体验与意义、茶消费背后的符号性与异化现象,为我们展现了茶学研究的另一种视野,同时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广泛适用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下揭示社会与文化本质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49.
对渭北高原地区苹果园距树干横向水平0~200 cm、纵向垂直0~8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的果树根区空间土壤养分的盈亏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根区土壤对苹果再植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平方向上,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增高趋势;垂直方向上,除水溶性Ca、Mg外,其他养分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果园根区土壤速效P、水溶性Ca、水溶性Mg、有效Zn、有效Mn有亏缺现象,N/P、K/P、Ca/P、Ca/Mg、Ca/Mn、Ca/Zn存在养分比例失调。果园土壤的盆栽幼树株高、新梢长度、粗度、叶面积和根活力较生茬土壤的分别减少44.93%、34.46%、23.88%、49.48%和11.40%,表现明显的重茬障碍症状,土层愈深的土壤,症状愈重,距树干愈远的土壤,症状愈轻。果园土壤中Zn元素亏缺和Ca/Zn比例失调可能是造成渭北高原苹果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距树干横向水平100~200 cm、纵向垂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盆栽幼树再植病害较轻,是老果园更新再植应选择的栽植区域。  相似文献   
50.
豫棉16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1990年以商丘66×豫抗1号为母本,冀366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材料到海南岛繁殖加代,连续多年在病圃定向选择育成,经河南省中熟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稳定、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1997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