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加速山西玉米品种更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品种更换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山西玉米矮花叶病、粗缩病、青枯病等流行蔓延迅速,成为单产增长的障碍因素。我院新育成的5个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病性强的品种已通过品种审定特别会议的审(认)定,为加速品种更换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2.
优良玉米杂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大3138的选育主要是针对生产用品种的缺点和弱点,通过亲本材料的科学选择,实现性状互补,加大亲本间的遗传差距;同时加大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性等的选择压。该品种在多年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名列1,2位。先后通过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及国家品种审定。山西省近3年种植面积累计达40.7万hm2,居省内玉米品种占有面积的第1位(2年)和第2位(1年),总增产1.5亿kg。1997~2001年在国内9省市累计推广166.7万hm2,其中2001年种植面积达53.3万hm2。全国5年累计增产玉米12.5亿kg,增收12.5亿元。制种增收获利1.25亿元。 相似文献
33.
对山西2010年前玉米生产发展战略的思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06)赵克明喻菁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2.4%。在山西,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5%。玉米不仅是粮食作物,还集饲料、经济、油料及能源作物于一身,是粮... 相似文献
34.
在荒漠灌区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播量和行距对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呼吸速率、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苜蓿生产实践中选择合理的栽培方式奠定科学基础。试验表明:除真菌外,其余指标均随播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增大趋势;真菌随播量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各指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且各指标随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土壤呼吸、细菌和放线菌在播量20.0 kg·hm-2和行距20 cm下值最大,而真菌在播量16.0 kg·hm-2和行距15 cm下数量最大,3种酶均在播量16.0 kg·hm-2和行距20 cm下活性最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有一定的相关性。综上,在荒漠灌区中等播量(16.0,20.0 kg·hm-2)和行距20 cm的组合有利于提高苜蓿根际土壤生物性质。 相似文献
35.
我国历年各地育成的玉米杂交组合一览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种优势利用作为玉米育种手段 ,原始于 2 0世纪初。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是 190 5年美国人E M East提出的建议 ,为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奠定了基础。 1917年D F Jones提出生产利用双交种的建议。 1919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玉米杂交种 ,1933年双交种种植面积仅占玉米面积的 10 % ,194 4年达到 5 0 % ,195 5年达到 10 0 %。玉米传入我国已有 4 0 0余年 ,开始有计划引种始于本世纪初。 192 5年赵连芳开始杂交种的选育 ,开创了我国玉米现代育种的新纪元。 30年代已经有了一批杂交种投入示范。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广西、四川、贵州… 相似文献
36.
关于我国玉米生产发展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只有玉米生产发展了,消化玉米的主渠道才能逐步畅通和上规模,玉米转化增值才具有竞争力.发展玉米生产还需要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具有诚信的合作,提高全民的竞争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37.
38.
感谢恩师对我的培养在校期间由于政治运动和批判摩尔根遗传学,李先生又是中国知名的摩尔根三李之一,除了李先生讲了几节玉米栽培课外,我很少与其接触。真是缘分啊!1958年李先生为了开展玉米杂交种的试验和示范奔走三个省,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受阻,只有山西这个玉米小省欣然接受了,就是这一年李先 相似文献
39.
六、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 1944年美国选育出玉米雄性不育系,1958年已有大约一半玉米杂交种是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其它如苏联、墨西哥、土耳其、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都利用过。当时利用的是“T”型不育性。由于“T”型生理小种的专一侵染,1970年在美国小斑病突 相似文献
40.
1963年麦茨发现一个隐性突变基因,经过基因定位证明在第七染色体第16位点上,定名奥帕克—2(Opaque endosprem),缩写为O_2。这个基因在纯合状态时,并不增加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但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组分,使玉米胚乳中赖氨酸的含量提高70—100%(普通玉米每百克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1.5—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