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玉米自交系Z21141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以美国先锋公司杂交种先玉1264为基础材料,经过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以自交系Z21141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种洛玉612、洛玉206分别于2019年和202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玉20190046和豫审玉20230006,适宜河南省夏玉米区推广种植;以自交系Z21141为亲本组配的一批苗头组合正在参加各级试验,有望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利用。对玉米自交系Z21141的选育过程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对种质创新进行了思考,希望对玉米育种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玉米高产构成因素分析,结合育种实践,着重探讨了高产、高配合力中早熟玉米自交系选育问题,明确指出:(1)玉米种质基础的拓宽是玉米选系材料创新的基础;(2)籽粒排列紧密程度是选育高配合力自交系的关键;(3)组配组合时,结合杂优模式,不为杂种优势模式所束缚,广配组合,进行杂交种产量比较观察,多点鉴定,慎重“破格升级”,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53.
洛玉863(158673-1×KAC4-1)是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黄粒玉米单交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好、果穗粗大、品质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流域种植.介绍了洛玉863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4.
玉米自交系独青是河南省新乡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育成的。具有一般配合力高、早熟、株型紧凑、耐密植、雌雄协调、自身产量高、抗病斑能力强的优点。主要为国内血缘、遗传基础丰富。其缺点是灌浆期短、抗倒性较差、感青枯病。其衍生系郑 2 2、独 32 1、独自均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5.
豫西水浇地夏玉米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豫西水浇地夏玉米高产高效适宜的施肥方式及适宜的氮、磷、钾配施比例。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纯N144.0kg、P2O5118.0kg、K2O 130.9kg。适宜施肥方式为在苗期(5叶期)追施全生育期施氮量的30%,同时把磷、钾肥一次施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0%作攻粒肥。  相似文献   
56.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 1 5个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几个产量历子的关联度。结果表明 ,其关联度顺序为 :千粒重 >行数 >出籽率 >生育期 >株高 >穗位 >行粒 >穗长 >秃尖 ;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千粒重、行数、出籽率等。  相似文献   
57.
玉米性状变异的因子分析及育种学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999年玉米区域试验(直播组)品种各性状变异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穗位、穗长、生育期、行粒数、株高和出籽率是易于协同改良性状,行数、秃尖和千粒重是难以同步改良的性状,只能协调发展以获取最佳效果。提高行粒数、改良穗长、协调行数、千粒重二者之间的关系,以选育出生育期短、行粒数多、出籽率高的较矮杆组合为目标的策略,是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8.
根据河南省近14年夏玉米直播组区域试验资料,对先后承担该试验的27个试验点判别品种能力的强弱及产量结果年际间的稳定性、各试验点产量结果与汇总结果的吻合性进行了估算分析,并综合利用这3项指标对各试点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安阳、安丰等8个点是较理想的承试点、郑州、原阳等9个点尚需进一步试验分析,其它10个试点作承试点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59.
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6个玉米自交系的单株粒重等15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各性状配合力在P1、P2组内不同自交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1组亲本配合力总效应大小顺序为:ZK01-1>ZK01-2>郑58>9058>248>ZK01-3>齐319;P2组亲本配合力总效应大小顺序为昌7-2>ZK02-2>ZK02-1>LX9801>永35-2>H21>ZK02-4>ZK02-3>黄早4。郑58改良系ZK01-1、ZK01-2在玉米育种中有较大利用价值;昌7-2改良系ZK02-2、ZK02-1在玉米育种中有较大利用价值。行粒数和粒长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在玉米育种中应作为优先考虑的性状。  相似文献   
60.
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的种植试验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高产制种技术。亲本繁殖最适宜密度:黄淮海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82500株/hm2;西北地区母本97500株/hm2,父本105000株/hm2。制种最适宜父母本行比黄淮地区为5∶1,西北地区为满天星种植。播种密度西北地区母本97 500株/hm2,父本150000~180000株/hm2,黄淮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112500株/hm2最为适宜。母本播种时播70%父本,2 d后(在西北地区错3 d)再播30%父本,可确保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