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高土壤肥力条件下,设置不施氮肥和施氮240 kg/hm22个处理,研究了6个强筋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氮与不施氮的条件下,8901和济麦20两个品种均表现为高产、优质和高的氮素利用效率;施氮有利于进一步改善8901小麦的品质,提高济麦20的子粒蛋白质含量。两种处理下,淄麦12亦表现为产量较高,品质较优,但该品种氮素利用效率低,施氮后氮素利用效率进一步下降。烟农15的氮素利用效率亦较低,但施氮后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较少,子粒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与上述4个品种比较,济南17和烟农19的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居中;施氮后济南17的子粒产量显著提高,但两品种的品质均未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中穗型品种济麦229和大穗型品种泰山27为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开花期不灌水(W0)、开花期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W1)和85%(W2)],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个小麦品种W1处理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开花后7~35 d均显著高于W2处理,W0处理最低。(2)两品种开花后21~35 d的籽粒灌浆速率均表现为W1W2W0。(3)两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均表现为W1W2W0;济麦229的穗粒数表现为W2W1W0,籽粒产量表现为W1、W2W0;泰山27穗粒数表现为W1、W2W0,籽粒产量表现为W1W2W0;两品种的水分生产效率均表现为W1W0、W2。(4)开花后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开花后14~21 d的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均表现为泰山27显著高于济麦229;在W1条件下,泰山27开花后21 d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比济麦229分别高9.25%和12.80%,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济麦229。因此,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泰山27为高产节水品种,且在小麦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可同步实现小麦高产和节水。  相似文献   
13.
以超高产小麦品种烟农1212为试材,在微喷带测墒补灌条件下设置0(N0)、180(N1)、210(N2)、240(N3)kg/hm~2四个施氮量,研究其对小麦耗水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2处理100~2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高于N3处理,提高了深层土壤贮水的利用能力;(2)N2处理播种—拔节期阶段耗水量显著低于N3,但拔节—开花期及开花—成熟期阶段的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数显著高于N3和N1处理;(3)籽粒产量N2较N1提高了12.35%,与N3无显著差异;N2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N3处理。因此施氮量210 kg/h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14.
以济麦22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0(N0)、150(N1)、180(N2)、210(N3)、240(N4)kg·hm-25个施氮量处理,在测墒补灌的基础上利用微喷带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3处理拔节后群体总茎数和开花后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N0、N1和N2处理,N3与N4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开花后N3处理植株中上层和冠层总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截获率及消光系数均显著高于N0、N1和N2处理;N3处理小麦植株冠层各层次光合有效辐射透射率和总反射率显著低于N0、N1和N2处理,N3与N4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3)N3处理籽粒产量显著高于N0、N1和N2处理,与N4处理无显著差异,氮肥农学效率和收获指数显著高于N4处理。表明,施氮量210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高产高效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小麦生产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和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技术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发展目标,对发展我国小麦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施氮深度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确定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施氮技术的最佳施肥深度,2010-2012连续两年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氮肥表面撒施(D1),施氮深度10 cm (D2)、20 cm (D3)和30 cm (D4) 4个处理,研究了施氮深度对旱地小麦山农16和烟农0428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与D1和D2处理相比,D3和D4处理在拔节至开花期和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显著提高,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增加,在降水量较丰富的2011-2012年度,D3和D4处理120~16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也显著高于D1和D2处理(高4.0~5.3 mm), 说明20~30 cm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 尤其是土壤深层贮水的利用,满足小麦拔节后的水分需求; D3和D4处理拔节至开花期和开花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D1和D2处理,成熟期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642.1~2006.8 kg hm-2和394.5~723.1 kg hm-2。D3的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与D4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D1和D2,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因此,20 cm是黄淮冬麦区旱地冬小麦的适宜施氮深度。  相似文献   
17.
灌溉畦长对小麦冠层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灌溉畦长对小麦冠层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改水成数90%灌溉条件下,设置10 m(L10)、20 m(L20)、30 m(L30)、40 m(L40)4个畦长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畦长灌溉处理间小麦开花期土壤含水量、花后叶面积指数、冠层光能利用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畦长的增加,麦田灌溉量、土壤含水量、花后0~28 d叶面积指数、花后14 d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和截获量、冠层光能转化率和利用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花后14 d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射率呈下降趋势,L40处理的以上指标与其他处理差异均显著。畦长对小麦耗水量影响不明显。因此,增加灌溉畦长可促进土壤水分贮存、小麦冠层光能吸收、转化和利用,增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40 m畦长灌溉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测墒补灌和定量灌溉对2个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衰老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15两年度,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泰农18(T18)和济麦22(J22)2个小麦品种,设置3个水分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依据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拔节期和开花期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均为65%)、W2(定量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溉60 mm),研究测墒补灌和定量灌溉对2个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衰老特性的影响。【结果】W1处理通过调节拔节期和开花期灌水量,保持灌水后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5%,可防止灌水过多或过少,为小麦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W1处理条件下,两小麦品种开花后14、21和28 d的旗叶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旗叶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W2处理,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在花后14和21 d显著高于W2处理;两小麦品种开花后14、21和28 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W2,但同期旗叶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W2并保持较高的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两年度T18和J22两品种W1处理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均显著高于W2。品种间比较可知,T18两灌水处理的旗叶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旗叶蔗糖含量在花后21和28 d均显著高于J22,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在花后7、14和21 d亦显著高于J22;T18开花后21和28 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J22,但同期旗叶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J22。同一年度同一处理条件下,T18和J20总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在W0处理条件下,J22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T18;但在W1和W2处理条件下,T18的籽粒产量、灌溉效益均显著高于J22。【结论】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依据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至65%土壤相对含水量,是两小麦品种同步实现高产与节水的有效措施。在灌溉条件下T18的产量潜力高于J22,但在干旱条件下,其对水分敏感,致使产量低于J22。  相似文献   
19.
赵俊晔  王川 《农业展望》2010,6(1):18-22
2009年中国水果生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水果市场供应充足,但受供求关系和天气因素等多方面影响.香蕉和富士苹果价格大起大落。水果进出口额均保持增长,净出口额同比降低,水果制品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出口额降低,下半年价格逐渐回调。预计近期内国内水果市场价格小幅上扬后逐渐回落,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水果及水果制品出口形势存在利好。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和淀粉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组成物质。本文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组成与品质的关系、籽粒蛋白质代谢和淀粉代谢的生理基础及小麦的碳氮代谢对品质的调控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小麦品质生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表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组成对小麦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品质是蛋白质和淀粉综合作用的结果;小麦的碳氮代谢及其平衡作用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与积累;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均可通过调节小麦的碳氮代谢而影响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进一步影响小麦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