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67篇
  38篇
综合类   553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68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为使西藏蜜源植物得到充分利用,摸清其现状。采用野外调查为主,蜂农走访为辅的方式进行蜜源植物调查,咨询相关专家、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进行蜜源植物鉴定。初步确定西藏地区蜜源植物有18科51属64种,均为双子叶植物,其中主要蜜源植物20种,隶属于9科18属,辅助蜜源植物41种,隶属于14科37属,有毒蜜源植物3种,隶属于3科3属,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初花期多在夏季,蜜源植物分布相对均匀,在高海拔地区均有分布。西藏地区蜜源植物丰富,蜜质多为优质蜜,适合大力发展西藏养蜂业。  相似文献   
942.
为明确河曲丝叶蜂Nematus hequensis Xiao在拉萨的发生规律,本研究通过在柳树上进行室外定期、不定期的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调查研究了河曲丝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经调查研究,河曲丝叶蜂在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基数170头/m~2;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共5龄;1~5龄幼虫的体长、体宽分别为(2.0~3.0 mm,1.0 mm)、(7.2 mm,1.1 mm)、(12.0 mm,1.5 mm)、(16.8 mm,2.6 mm)、(24.0 mm,3.4 mm);河曲丝叶蜂在拉萨1年发生1代,每年7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底开始羽化,8月初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8月21日至9月2日,孵化末期为9月12日,为害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943.
牛巴氏杆菌病为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患病牛的主要特征为全身呈点状或片状出血,故也称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本文介绍了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供肉牛及奶牛生产行业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944.
西藏江孜县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处于喜马拉雅山东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江孜县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夏季雨水比较集中,温暖湿润,冬季比较干冷,日照资源充足,日温差较大。近年来,西藏江孜县降水明显减少,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基于此,主要分析了西藏江孜县气候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农业防灾减灾为重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45.
为了解查吾拉牦牛(Bos grunniens)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对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组装及注释。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完整的线粒体DNA为环状分子,全长16 323 bp,其核苷酸组成分别为:A占33.71%,T占27.30%,C占25.78%,G占13.21%,A+T含量为61.01%。总体组成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编码基因(ND1~ND6、ND4L、COX1~COX3、ATP6、ATP8和CYTB),以及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ND6和8个tRNA基因(tRNA-Ser、tRNA-Pro、t RNA-Glu、t RNA-Tyr、tRNA-Cys、tRNA-Asn、tRNA-Ala和tRNAGln)均编码在轻链上,其余基因编码在重链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与娘亚牦牛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其起源进化和育种改良。  相似文献   
946.
基于新疆贫困检测调查数据和南疆四地州中的拜城县深度贫困村的调查数据,分析就业扶贫对减贫脱贫效应及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从个体、家庭和村庄对影响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良好、劳动力数量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正显著影响;而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耕地面积对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947.
魔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通过研究以魔芋精粉为主要辅料生产功能性蛋糕的工艺流程,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其工艺参数,确定魔芋精粉功能性蛋糕的最佳配方:蛋糕专用粉40 g,鸡蛋105 g,白砂糖45 g,蛋糕油8 g,魔芋精粉0.1g.  相似文献   
948.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再次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多的入真正体会到了“无粮不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一简单的道理。粮食危机的爆发有诸多因素,比如汽车与人类“争抢”粮食资源、很多西方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生物燃料计划政策、社会各界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粮食饲料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然而近些年耕作土地的不断减少及恶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很多专家提出实施保护性耕作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温家宝总理多次重申这一原则,并要求坚决制止一些地方乱批滥占耕地行为,保护我国有效耕地的数量及质量。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免耕播种和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为主要内容,具有减轻土壤风蚀、水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9.
基于1991~2016年7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野外植被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数据,采用GIS技术和相关分析方法,对露天开采背景下的锡林浩特市产草量时空动态进行分析,并探讨产草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产草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存在一定的退化风险;产草量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产草量较高.在三种主要...  相似文献   
950.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不同耕作处理(常规垄作、平作留茬免耕、平作灭茬覆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平作灭茬覆盖对播种前表层土土壤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这与平作灭茬覆盖处理下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有关;平作留茬免耕和平作灭茬覆盖对玉米生育期间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较大,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小;平作留茬免耕对收获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影响较大。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土壤磷酸酶活性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