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68篇
  83篇
综合类   781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杂交种耐密性鉴选指标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植密度8.25万株/hm~2和10.5万/hm~2两个种植密度,以28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测定植株形态、物质积累、光合特性、穗部性状及单株产量等相关指标,探讨准确有效鉴定玉米杂交种的耐密性指标及方法。利用相对值变异系数较大的指标作为杂交种耐密性强弱的鉴选和评价指标,再利用以指标归一化的变异系数作为权重的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方法对28个玉米杂交种的耐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各指标相对值的变异系数(CV≥15%)为标准,筛选出相对茎粗、相对SPAD值、相对Pn、相对干物质量、相对秃尖长、相对行粒数和相对单株产量7个主要指标作为耐密性的评价指标。以7个主要指标归一化变异系数为权重对28个杂交种的耐密性进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耐密性较强的杂交种为利民33、登海618、瑞普908、华美1号、KWS2564等,耐密性较弱的杂交种四单19、科河8号、丰田6号、陇单339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验证,得出耐密性强和耐密性弱的前5个品种的重合度均为90%。  相似文献   
72.
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土壤基质对炮仗花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及不同土壤基质扦插炮仗花枝条,试验结果表明:IAA、IBA对炮仗花插条具有良好的促根作用,其中500mg/L IBA处理能显著提高插条生根数、根长、生根率;以红壤为扦插基质的生根率最高,与其它土壤基质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3.
牡丹组织培养中褐化的发生原因与防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牡丹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现象普遍发生,并影响着牡丹培养物的正常生长与增殖。因此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培养方式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抑褐剂的方法,对品种为青龙卧墨池的牡丹组培物褐化的防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生长素会加剧启动培养中外植体的褐化程度,暗培养对愈伤组织抑制褐化很有效,悬浮培养未能减缓褐化却能使愈伤快速增殖。吸附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结冷胶(Phytagel)能够有效地缓解褐化。抑褐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抗坏血酸(VC)和铜试剂(DDTC)在牡丹的组培中加剧了组织培养物的褐化程度。  相似文献   
74.
以最大程度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为原则,从土壤侵蚀模数、坡度、海拔等指标入手,对福建省富屯溪流域森林资源未来开发利用的空间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土保持的富屯溪未来适宜开发的森林资源面积为8 446.71 km2,占富屯溪林地面积的84%.  相似文献   
75.
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彭黔荣  张燕  赖东辉  蔡元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30-12532
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研究进展,并对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随着近红外光谱法在烟草中的不断应用,近红外光谱法能为烟草企业测定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6.
通过批式试验研究了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对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还原Cr(Ⅵ) 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对3种有机酸还原Cr(Ⅵ) 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其效果大小依次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酒石酸为还原剂,当其初始浓度≤2.0 mmol·L-1时,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对酒石酸还原Cr(Ⅵ) 的催化作用小显著,但其催化作用随酒石酸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温度和pH对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催化草酸和柠檬酸还原Cr(Ⅵ) 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当pH在3.5~4.5范围内,草酸对Cr(Ⅵ) 的还原反应速率随pH的降低而显著升高;然而,柠檬酸对Cr(Ⅵ) 的还原速牢却在pH=4.0时为最快.  相似文献   
77.
引自匈牙利的刺槐是可用于观赏、水土保持、饲料和蜂源的速生型树种,向这个树种转入耐逆基因,可满足干旱、盐碱地植被恢复的需求.该文对速生型刺槐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在含有不同组合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的芽再生情况、根癌农杆菌介导GUS(载体为pCAMBIA 1301)基因转化的优化以及耐逆转录因子基因AtDREB1C(相同载体)的转化.结果表明:①以无菌苗复叶叶轴为外植体,在附加6-BA 1.0 mg/L和NA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芽再生率最高,为77.5%;②同样的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预培养0~2 d后, 用附加乙酰丁香酮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侵染15~20 min,再接种于附加20 mg/L乙酰丁香酮和Hyg 7mg/L的上述MS培养基上,共培养2 d,可获得最佳转化效果;③用上述优化的方法将AtDREB1C导入刺槐,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得到PCR、PCRSouthern blotting和Southern blotting的验证.   相似文献   
78.
在竞争性与互补性视角下分析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结构,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农产品竞争优势进行测算与对比,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海峡两岸农产品互补程度,分析两岸农产品贸易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海峡两岸应进一步强化农业合作与交流,促进农业双向投资,加强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的交流与合作,以闽台为试点推动两岸农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多年生黑麦草萌发期对低温与盐胁迫的交叉适应性,为在盐渍土壤上建植牧草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3~5℃低温条件下预处理3d(T3)、5d(T5)和7d(T7),以未进行低温处理为对照(CK),并将4个处理组种子分别在质量分数为0%,0.3%,0.6%,0.9%和1.2%的NaCl溶液中进行萌发试验,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系活力及丙二醛、脯氨酸、NO含量。【结果】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各处理组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T3与T5组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间无显著差异,而两者总体上高于CK和T7组;各处理组幼苗丙二醛含量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但T7组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各处理组脯氨酸含量随NaCl质量分数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且CK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高于各低温预处理组;各处理组幼苗的NO含量在NaCl胁迫下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与质量分数0.3%NaCl胁迫相比,T5组幼苗NO含量在质量分数0.6%,0.9%NaCl胁迫下持续下降,CK、T3组在质量分数0.9%NaCl胁迫下的NO含量较质量分数0.6%NaCl胁迫时有所下降,CK、T3、T5组的NO含量均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T7组却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条件下略有下降。【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低温预处理增强了其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胁迫能力;低温预处理3~5d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能力,黑麦草在低温和盐渍胁迫之间存在"交叉适应"现象,而NO可能作为二者的共同信号受体在交叉适应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0.
采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开展福建、台湾生态旅游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提出福建、台湾开展生态旅游合作的对策,旨在为开展福建、台湾生态旅游合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