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324篇
农学   312篇
基础科学   129篇
  204篇
综合类   2013篇
农作物   218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835篇
园艺   434篇
植物保护   15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更好地指导陕西关中地区的园林植物配置,以杨凌示范区为例,选取100种常见园林树木进行物候调查。梳理实验材料展叶、开花、果实呈色和秋季叶片变色等物候相出现的时间及色彩特征,总结杨凌当地的季相景观变化特点;同时结合各园林树木季相变化特征提出植物配置的建议,为杨凌及关中地区绿化树种选择和树种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53.
不同种植密度对安豆5156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挥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在大田生产中的优势,开展田间试验为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选择适宜的生长密度。试验通过四种不同的密度处理,结果表明,21万株/hm2的密度栽培时,大豆产量最高,为4 267.1 kg/hm2,因此安豆5156在河南大田生产中以21万株/hm2的密度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4.
通过实地考察,统计和测量了意大利苍耳的分布范围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意大利苍耳在群落中的优势度较高,已对本土植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55.
为促进喀什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解决温室豇豆栽培中存在的品种单一、产量不高、商品性差等问题,从疆内外引进5个豇豆品种,通过调查观测,对不同豇豆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2个黑眉系列豇豆品种,适宜在喀什地区秋延迟温室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以蒙自地区枇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常规形态学鉴定法,对其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枇杷1a生及多年生健康组织、1a生根腐病组织和叶斑病病叶组织中共分离获得144株内生真菌,共鉴定出16个属,分别为Acremonium、Alternaria、Aspergillus、Arthrinium、Cladosporium、Epicoccum、Fusiarium、Humicola、Monilia、Mucor、Nigrospora、Oidium、Penicillium、Phomopsis、Pythium和Sebacina;其中,Acremonium、Alternaria和Phomopsis 3个属为优势属。枇杷内生真菌在植株内的分布随器官、树龄、品种、病健组织不同而存在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7.
58.
长期培肥我国典型黑土玉米氮肥效应的演变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依托中国东北典型农田设置的公主岭黑土长期培肥试验,研究长期培肥条件下黑土地区玉米产量和氮肥效应的时间演变趋势,阐明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为指导我国建立长期培肥模式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择不同有机肥用量(M0、M30和M60)下不施肥处理(CK)、施氮肥(N)、施磷钾肥(PK)和平衡施肥(NPK),共计12个处理,研究长期培肥对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当季利用率和氮肥累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料和化肥(NPK)对玉米均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有机肥化肥配施可降低玉米产量的变异系数(CV)和提高可持续性指数(SYI)从而保证玉米的持续稳产高产。平衡施肥条件下的氮肥农学效率、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常量有机肥区和高量有机肥区的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提升,氮肥效应随时间演变趋势分别为变化不显著和显著降低趋势。氮肥利用率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相对较高的肥力条件下,黑土地区玉米氮肥效应呈显著下降或变化不显著的趋势将为高肥力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菊苣草的原产地位于欧洲大陆,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开始引入我国,并延至如今,菊苣草在功效作用上通常可以分为饲用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以及其他一些价值。也正是因为菊苣的效益较高,因此近些年来对菊苣草的种植栽培也得到了较大的关注。而本文着重以香格里拉市为例,对菊苣草的种植、利用与效益进行简要的浅析。  相似文献   
60.
为提升霜桑叶利用价值,拓宽桑叶应用领域,以承德当地选择几种常见野生菜用及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营养成分及功效分别与霜桑叶配伍,研制出具有预防感冒、清热解毒、降低血糖血压等不同功效的复方保健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