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槜李雌蕊形态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槜李雌蕊形态和早期胚胎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期从生殖生物学角度探讨影响槜李低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槜李花柱实心,子房1室,横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雌蕊胚囊在盛花时仍处在2~4核期。观察的材料中,绝大部分胚囊在盛花后3d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蓼型。合子约休眠2~3d后开始分裂。胚乳在盛花7d后出现,八分体原胚出现在第12天。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有珠心珠被退化、成熟胚囊结构异常等现象。  相似文献   
62.
"圆梦"桃是由"湖景蜜露"×"白丽"育出的中晚熟水蜜桃新品种。为明确"圆梦"在南方根域限制和密植相结合果园中的适应性,以浙江省桃主栽品种"湖景蜜露"为对照,对其营养生长、成花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的"圆梦"树体营养生长和枝条成花量与"湖景蜜露"基本一致,果实更大,糖度和色泽更优。  相似文献   
63.
果袋材质不同,对葡萄成熟期及品质的效应不同。该研究针对鄞红葡萄套外黄内黑复合果袋能有效延长成熟采收期、避免高温和日灼,但存在着色差、糖度低等问题,探讨了成熟前不同套袋及摘袋时间对果实各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2周摘复合果袋套白袋不仅能有效延迟葡萄成熟采收期、提高抗高温能力,而且该处理的葡萄果皮着色均匀、成色好,果肉可溶性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相同采收期不同果实大小的红心火龙果不同大小和部位品质性状的差异。[方法]以浙江某商业火龙果基地的红心火龙果为材料,将其按照大小分为7个等级,测定其单果重、果形指数等外观品质,并将果肉分成4个部位,测定不同大小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有机酸与还原糖含量。[结果]相同采收期不同果实大小在120~390 g的红心火龙果,其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单果重在190 g左右的红心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含量最高,固酸比最大,因此风味品质最好;红心火龙果果心部位的糖酸含量高于果顶、果底和果实四周,而果顶、果底和果实四周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中等大小的红心火龙果风味品质最佳,且果实果心部位的风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5.
庚村阳桃是湖州地方特色红肉桃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在当地享有盛名。但目前种植面积很少,频临灭绝。为究其原因,本论文将对庚村阳桃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性状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果实圆形,缝合线明显,果顶微尖,不套袋的果实成熟后部分果面有斑点;平均单果重100.97 g;果肉红色,平均花青苷含量8.93 mg·(100 g)-1,硬溶质,离核,食用方便;风味甜,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湖州地区6月下旬成熟,产量低,盛产期平均25 kg每棵。综合来看,红肉、硬质、早熟、离核、糖度高的地方特色品种庚村阳桃,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和较高的潜在价值,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观察、配套栽培技术的详细研究也有明确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以常规栽培为对照,采用4种菌剂用量(清水60 ml/株、1号菌剂30 ml/株、1号菌剂60 ml/株、2号菌剂60 ml/株)、2种堆肥沟深度(15、20 cm)和3种堆肥中心离主干距离(40、50、60 cm)共计24个处理,在双膜保温促早栽培的‘南太湖特早’葡萄大棚内行间开沟,在沟内搭建不同的葡萄秸秆生物反应堆,研究不同处理后3个时段(1月下旬、2月上旬、2月下旬)堆肥中心、边缘升温幅度和树体萌芽率。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后,堆肥中心的升温幅度不同,其中2号菌剂使用浓度为60 ml/株时,3个时段的中心升温幅度分别为0.9、1.3、0.9 ℃,均显著高于对照;开沟深度对堆肥边缘升温幅度有影响,其中使用2号菌剂后,开沟20 cm,3个时段的边缘升温幅度分别为0.5、0.6、0.5 ℃,高于对照;堆肥沟中心离主干距离不同,树体萌芽率存在差异,其中离主干50 cm堆肥的树体,萌芽率较高、且整齐。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有助于提升双膜保温促早葡萄大棚的土壤温度,提高萌芽率和整齐度,堆肥沟深度和中心离主干距离不宜过浅或过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适宜于低温生长的2号菌剂,使用浓度为60 ml/株,堆肥沟深度为20 cm、堆肥中心离主干距离为50 cm时,堆肥中心温度提升0.6-1.6 ℃,堆肥边缘温度提升0.3-0.7 ℃,萌芽率达到75.0%的发芽时间缩短2天,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7.
庚村阳桃作为优质早熟传统栽培品种,在湖州市场认可度高,近年受到许多种植者青睐,但其本身存在一些阻碍产业化发展的缺点。本试验通过花粉育性调查、3种栽培模式(露天自然、套袋后期拆袋、避雨)比较试验,探索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寻找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措施。试验结果显示,庚村阳桃花粉生活力高,但萌发率较低,22℃培养条件下萌发率为33.42%,15℃的培养条件下仅有27.07%;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坐果率也较低,平均分别为17.38%、16.77%,异花授粉能将坐果率提升到43.23%;避雨栽培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果肉和果皮花青苷含量、盖和底的果实色泽指数(CIRG)值,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TA)含量;套黄袋后期拆袋能显著提升果肉花青苷含量,对盖和底的CIRG值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对其他品质性状没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生产上建议,对于较大的庚村阳桃果园,需要选择花粉活力强、萌发率高、花期一致的品种在园区内作为授粉树栽培,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果实转色期搭建避雨棚,从而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和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68.
基于嘉兴市设施种植业县(市、区)调研数据,分析嘉兴市设施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嘉兴市设施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以庚村阳桃为试材,于硬核期对果实进行白色、黄色、外白内黑、外黄内黑4种不同纸质果袋的套袋处理,并于采前7 d对部分果实进行拆袋处理,不套袋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筛选适宜庚村阳桃优质栽培的套袋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白袋、白袋拆、黄袋处理对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单果重没有显著影响,其他处理显著降低;套袋处理均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s, TSS),其中黄袋、黄袋拆、白黑袋、白黑袋拆、黄黑袋拆处理的降低程度较小;套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肉可滴定酸(titritableacidity, TA)含量;除黄袋拆外,其他处理均提升了果实硬度;白黑袋、黄黑袋处理能显著降低果肉花青苷含量,其他处理均显著提高;白袋、白袋拆处理能显著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不同纸质果袋遮光强度不同,对L*、a*、果实着色指数(CIRG)的影响不同,其中白袋、白袋拆、黄袋拆综合表现较好。白袋处理的果实花青苷含量在所有样品中最高,但果实外观暗红,着色过深;黄袋处理的果实果...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红地球’葡萄在南方沿海地区设施栽培中存在的着色差、风味淡及设施葡萄园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通过在冬季基肥中增施不同的有机肥,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营养状况、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施用碳基生物肥、生物菌肥和菜饼肥均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效果以碳基生物肥最佳,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3.77%、35.45%和57.9%;菜饼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增加效果最好,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0.58%和13.74%;施用有机肥可以不同程度上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pH,效果以施用菜饼肥最佳。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叶面积,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施用菜饼肥的叶面积和枝蔓木质化程度分别提高了21.62%和14.31%;施用腐熟菜饼肥的果实综合品质最高,单果重、TSS、固酸比分别提高26.46%、2°Brix和34.20%,经济效益以腐熟菜饼肥和碳基生物肥为最好,每公顷效益分别增加至58794和39456元。施用不同有机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营养元素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酸碱度,进而促进枝蔓生长、提高品质和效益,综合效果以施用腐熟菜饼肥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