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324篇
基础科学   425篇
  355篇
综合类   2523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260篇
畜牧兽医   1478篇
园艺   569篇
植物保护   19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残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persistent organochlorines,POs)的研究进展和概况,包括鲸类体内POs残留水平的分析方法;POs进入鲸体内的方式及消除途径;鲸类体内POs的残留水平;POs对鲸的有害影响;鲸类体内POs污染的毒性评价。通过分析表明,POs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中国应进一步研究近岸海域哺乳动物POs的长期污染效应,进而更深入地研究其环境行为、归宿和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992.
多种药剂防除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唑啉草酯乳油、5%唑啉.炔草酸乳油、12 g/L二磺.甲碘隆可分散油悬浮剂、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4种药剂防治小麦田日本看麦娘效果的对比,表明参试的4种药剂对日本看麦娘都有较好防除效果。综合防效和药害来看,以5%唑啉草酯乳油100 mL/667 m2和12 g/L二磺.甲碘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00 mL/667 m22个处理对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效较为理想,在今后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除工作当中可以考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3.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定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的最佳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4月5日、4月18日和5月2日3个播种时间,以及350万、400万、450万、500万和550万株·hm-2 5个种植密度,分析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播期的推后,小麦各生育时期群体茎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降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而早播(4月5日)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显著高于晚播(5月2日)小麦。种植密度对小麦各生育时期群体性状也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形成,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改善小麦群体结构,进而提高产量。播期和密度互作对小麦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均显著。总体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应适当早播,最佳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分别为4月5日和4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994.
在温室内使用BTH和Harpin两种物质,分别以50mg·kg-1和100mg·kg-1两种浓度喷施于甜瓜幼苗第1片真叶,对甜瓜植株进行诱导处理,研究其对甜瓜植株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的诱导。结果表明:BTH和Harpin均能诱导甜瓜叶片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处理后第7天,几丁质酶活性达到顶峰;β 1,3 葡聚糖酶活性第5天达到最大值,随后两种酶活性开始下降;BTH和Harpin在诱导酶活性的速度和幅度上,有相同之处。诱导酶活性的效应可以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传导给其它未经处理的甜瓜组织,诱导其它组织中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995.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实施间伐后4种保留密度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植被进行调查,以正态分布、理查德、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5种曲线为基础,利用距林缘距离为自变量、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为因变量建立边缘效应模型,分析不同间伐方式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距林缘50 m内,密度为5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未显示出边缘效应;在900和1 300株/hm2密度下,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在林缘附近表现平稳,随距林缘距离增加,表现出先急剧减小,后又变得稳定的变化趋势;在2 500株/hm2密度下,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距林缘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小,超过5.92m后变得平稳,变化曲线为“钟形”的一部分。密度为2 500、1 300、9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距离分别是5.92、14.06、22.18 m。   相似文献   
996.
王梁  耿爱莲  周永孝  贾亚雄  曾敏  刘辉 《中国家禽》2012,34(14):20-24,30
为比较散养条件下不同设施配置对商品蛋鸡产蛋性能、鸡蛋品质和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选取23周龄商品代蛋用型北京油鸡28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30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10只。均采取舍外散养、舍内地面铺设厚垫料方式。各组配置分别为:1组(对照组)配置平铺型栖架,标准产蛋箱;2组配置平铺型栖架,普通产蛋箱;3组配置直立型栖架,普通产蛋箱;4组配置直立型栖架,标准产蛋箱。观察测定鸡只24~32周龄产蛋性能、产蛋位置和鸡蛋品质变化,以及32周龄平均氨气、二氧化碳浓度。结果表明,散养条件下不同设施配置对蛋鸡24~32周龄的产蛋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配置平铺型栖架和标准产蛋箱的对照组产蛋率(平均值为33.25%)显著高于配置平铺型栖架和普通产蛋箱组(平均值分别为21.83%、26.04%、27.48%,P<0.05)。同时蛋箱内第一层的产蛋比例要显著高于第二层(P<0.05),而不同配置对24~32周龄鸡的蛋品质影响不显著(P>0.05)。32周龄3、4组的平均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高于1、2组(P<0.05)。可见,散养条件下舍内设施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蛋鸡产蛋率,尤其是在配置平铺型栖架和标准产蛋箱的情况下,而且对舍内空气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花生果腐病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基本明确了河北省花生果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群结腐霉(Pythium.myriotylum Drechsl)复合侵染引起。同时进行了病菌回接试验,检验了2种病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菌单独接种均可致病,且茄镰刀菌致病力较强,但症状与田间表现有差异;复合接种发病的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相同。从回接发病的荚果上再次分离培养病原菌,发现与原分离病原物一致,说明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菌是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98.
抗稻曲病水稻品种与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自然诱发和温室人工接种试验,对湖北省主栽品种及高代育种材料进行了抗稻曲病鉴定,共筛选出对稻曲病免疫的材料4份,为稻曲病的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杂交水稻南优2号、南优3号近年来在湖南普遍发生枯心凋萎现象。病株除在秧苗后期至分蘖盛期呈现枯心、凋萎死亡和茎基有大量菌脓的突出症状外,拔节期后继续发病的稻株逐渐转为叶片受害,甚至在壮苞期引起死穗现象。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常规品种偶有发生,但受害轻微。  相似文献   
1000.
冀南地区玉米主要推广品种的病虫害发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冀南地区推广的3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的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存在差异,大多数玉米品种对玉米蚜虫缺乏抗性,对传统病害如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孢叶斑病等发病较轻,但近几年新出现的病害如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等发病普遍或较重。另外还分析了影响玉米锈病和玉米蚜虫发生的因素,认为发生程度除受品种抗性等因素影响外,主要取决于8月下旬~9月中下旬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