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9篇 |
免费 | 152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3篇 |
农学 | 174篇 |
基础科学 | 293篇 |
237篇 | |
综合类 | 1550篇 |
农作物 | 97篇 |
水产渔业 | 169篇 |
畜牧兽医 | 1100篇 |
园艺 | 307篇 |
植物保护 | 6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0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134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100篇 |
2014年 | 221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69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从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与浪费并存的事实出发,综述了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在分析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
63.
杉木根系对不同磷斑块浓度与异质分布的阶段性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杉木根系在异质供磷(P)条件下的觅磷行为进行动态监测,探讨磷斑块的浓度与其异质分布对杉木根系觅磷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的半同胞杉木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垂直异质供磷装置,设置KH2PO4 0 mg/kg(缺磷,P0)、4 mg/kg(低磷,P4)、16 mg/kg(正常供磷,P16)和30 mg/kg(高磷,P30)4个磷浓度斑块,将其按照不同顺序垂直排列构建异质供磷处理。在生长50、100、150 d时,进行3次破坏性取样,测定不同阶段不同异质供磷处理下杉木根系形态、生物量及觅磷效率的变化,进行杉木根系生长及觅磷行为的动态观测。【结果】杉木根系表现出阶段性的觅磷策略: 1)当杉木根系处于表层缺磷或低磷斑块时,通过根系的增生向供磷量更高的斑块觅磷,根系增生促进了缺磷或低磷斑块根系的干物质积累,但其根系含磷量较低; 至处理中期,表层缺磷处理的根系从缺磷斑块生长至低磷斑块后,杉木根系受低磷胁迫持续大量增生; 而当表层低磷处理的根系从低磷斑块生长至高磷斑块后,根系在高磷斑块内大量增生,且促进了根系磷养分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 处理末期,当高磷斑块置于最底层时,其斑块内的根系生长量、 干物质积累量及根系含磷量均明显较大。2)当杉木根系处在表层高磷斑块时,根系初期仅在供磷量较高的表层生长,其根系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表层供磷量较低的处理,但其根系含磷量却显著大于表层供磷量较低的处理; 处理中期及末期,表层的根系生长量、 干物质积累量及根系含磷量均显著大于其他层次,且表层充足供磷处理的根系向地生长速度最快。【结论】异质供磷条件下,当杉木根系处在缺磷或低磷斑块时,主要通过根系的大量增生来寻觅磷养分; 当杉木根系处在高磷斑块时,在初期致力于斑块磷养分的吸收之后,表层根系大量增生,且根系的磷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显著大于其他层次,同时提高根系向地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64.
65.
专业基础课教师参加动物临床工作不仅可以对进一步提高所讲授课程水平及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在小动物临床方面寻求适合自已实际情况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6.
从苗前准备、搭建温室、做床施肥、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移栽和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以期为寒地水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7.
68.
为解决碾后白米抛光时碎米多的问题,该研究以碾后的白米为原料,研究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含水率对白米形变消除时间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比较了白米形变消除后抛光与碾后直接抛光的整精米率。用EXCEL软件和SAS软件处理数据,建立相关数学方程。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温度5~45℃,含水率13%~17%,相对湿度25%~85%),碾后白米的形变经过46~69?min可以消除;含水率、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形变消除时间影响显著;白米消除形变后抛光的整精米率明显高于直接抛光的整精米率。所建数学模型对碾后白米形变消除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因其花"初开时花色俱白,二三日后花色变得金黄,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金银花清香飘逸,沁人心脾,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常用中药。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金银花既是中药材也是植物的名称,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忍冬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为中医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热病及外科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疖疮痛肿、乳腺炎、痢疾等。该药材植物来源复杂,在中国分布广泛。据报道全国有20余种植物的花蕾当金银花入药,皆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为了进一步对金银花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现将金银花的历史、主要作用及发展前景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70.
LISEM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SEM是第一个与GIS完全集成并直接利用遥感数据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可用来计算流域内各点径流和侵蚀量。在简要介绍LISEM模型研发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该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详细介绍了模型涉及的各种物理过程,并对模型运行所需输入的数据和运行输出的结果作了归纳。通过LISEM应用结果分析,认为只有采用空间分布式数据才能取得较好的预报结果。根据我国黄土高原侵蚀环境特点,采用一系列措施对LISEM修正后,可用于该区土壤侵蚀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