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酿酒葡萄的最佳采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立析  贺普超 《果树科学》1991,8(4):229-232
  相似文献   
52.
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芳香物质的组成、来源、分析方法及利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对炭疽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果实离体鉴定三种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2种或变种、49个株系对葡萄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一些种和株系的果实不感炭疽病或感病率极低.表现为抗(?)性极强或强.严重感病的仅是个别株系.我国葡萄属植物是极为宝贵的抗炭疽病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4.
野生种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菊华  贺普超 《园艺学报》1997,24(2):129-132
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属13个属和变种的26个株系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筛选出高抗株系10个。其中燕山葡萄(♀)因扦插容易生根,可用自根苗作为抗葡萄根癌病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其余可用作抗葡萄根癌病的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55.
极早熟葡萄胚珠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自然授粉的极早熟葡萄早玫瑰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了胚珠培养过程中胚发育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玫瑰以果实达到完熟时取胚珠进行培养为最佳,胚珠培养的培养基以Nitsch培养基的大量元素+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LH100mg/1+Ad10mg/1+IBA2.0mg/1+GA0.4mg/1+3%蔗糖为最优,胚的成苗率最高可达88.89%。  相似文献   
56.
盐胁迫对葡萄叶H2O2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祥儒  贺普超 《园艺学报》1996,23(4):389-391
  相似文献   
57.
常温下柿鲜Ⅰ对木洼柿和火柿的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转黄的木洼柿和火柿用柿鲜1保鲜剂处理后装入塑料袋中,置室内常温下可保鲜3个月以上,基本上保持鲜柿的风味和品质,并保持较高的硬度。柿子的呼吸类型较特殊,介于跃变型与非跃变型之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对柿子的软化起很大的作用,其活性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新合成了蛋白质。柿鲜1保鲜机理主要是抑制果实内部乙烯产生和推迟呼吸峰,抑制PG和纤维素酶等水解酶的活性,从而减缓不溶性果胶和纤维素等的水解、以延迟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58.
‘乾县火柿’常温保鲜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柿鲜Ⅰ’药剂处理刚转黄的‘乾县火柿’,不但保持了硬度,而且保持了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 C 含量.常温下贮藏三个月后,“柿鲜Ⅰ_4一Ⅰ_7”处理的果实硬度都在5.6kg/cm~2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在15%以上.好果率大于86.2%.“柿鲜Ⅰ_7”处理的好果率高达99.2%.常规脱涩后硬柿风味不变.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对柿果的软化有直接作用.“柿鲜Ⅰ”的保鲜机理主要是抑制果实内部乙烯产生和减小呼吸强度.抑制 PG 和纤维素酶的活性,从而减缓不溶性果胶和纤维素的水解.  相似文献   
59.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黑痘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8个种或变种、88个株系对黑痘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所有野生种的果实几乎不感黑痘病,叶片表现为高度的或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60.
葡萄叶片中有机酸和糖与抗黑痘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86年对原产我国的葡萄野生种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有机酸的含量与抗黑痘病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游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抗黑痘病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葡萄黑痘病(Spheceloma ampelinum deBarg)是为害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认为,绝大多数欧洲葡萄品种不抗黑痘病,而对黑痘病的抗性与叶片中的游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关,从而将其作为指标对许多欧洲葡萄品种进行筛选,淘汰感病品种,扩大抗病品种栽培。现代育种实践证明,抗病的基因大多蕴藏在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中,引进野生种质是解决抗性基因贫乏的关键措施。我国拥有丰富的葡萄野生资源,如何加速研究利用这些野生资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葡萄野生资源,并在对其进行抗病性鉴定基础上,研究了这些野生葡萄的叶片中游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与黑痘病的关系,试图为葡萄抗病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和杂种苗的预选提供简便、快速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