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林业   10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果实和种子性状变化与果实发育阶段存在明显的关系。本文在已有的麻疯树果实阶段划分基础上,把青果期进一步依照胚胎形态和种子形态,划分为小果实期、幼果期、皱果期和圆果期,这些阶段涵盖了果实发育的一般性阶段,而黄果期、褐果期和干果期则明显仅具有水分含量和颜色变化物理变化属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小果实、幼果、皱果阶段为果实发育模型的I期,圆果期为Ⅱ期。麻疯树果实发育时表现为果壳先发育,种子填充后发育,长度先发育而宽度后发育的特点。定量分析表明,果实和种子性状与发育阶段之间呈现三次多项式模型,都出现了尾部下降(种子宽度例外)。此外,结籽率也明显影响了果实宽度发育和鲜重,对种子长度和宽度没有影响,但存在种子腰围变胖的现象。  相似文献   
82.
何明霞  胡庭兴  费世民  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52-2653,2656
[目的]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开展小桐子的育种工作,以期为选育出产量高、种子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方法]以云南西双版纳和元阳2个种源地的小桐子种子为试材,利用航天搭载手段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了航天搭载对当代植株的生长、光合特性、种子产量及含油率的影响,并对小桐子产量与生长和光合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航天搭载诱变明显促进了植株的生长,提高了植株的光合能力、种子产量。小桐子产量与株高、地径等因子有0.05水平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利用航天搭载进行小桐子种质创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竹类是一类具特殊生长习性与生长型的植物,其分布范围广泛、有性生殖脆弱而无性繁殖发达,易于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沦为小种群或濒危物种。本文从小种群近交危害与集合种群上分析了竹类种质保护的适度思想,即适宜的局域种群与集合种群结构度是优化竹类野生种质保护的重要依据;并从区域相对封闭生态系统结构度与竹类种质稳定性上分析了野生种质适度保护的策略;最后从加强竹类种质种群生态学特征的编目清查、自然野生栖息地就地保护、竹类种质保存圃建立与完善,以及竹类原料林的定向培育4方面阐述了竹类种质的适度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经航天搭载后的2个种源地小桐子种子活力、植株生长状况、种子性状及单株种子产量.结果表明:航天搭载诱变对小桐子种子活力有抑制作用;对植株物候、结果力影响不明显,但对植株生长势及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种子形状、大小影响不明显,但扩大了种子含油率的变异幅度,处理中出现较多低含油率(小于30%)和高含油率(大于38%)的植株.此外还发现有树形、叶形发生变异的植株.  相似文献   
85.
针对四川盆地丘陵区农林生产特点和坡地农林复合系统特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林带对农作物的正,负效应,依据林带间散射辐射分布规律、农地水土流失特征和农作物产量分布格局等方面与林带间距离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坡地林带间距离应不小于3倍林带平均高,才能保证农作物不至于减产;同时,对建成的坡地农林复合系统模式进行综合效能分析,表明,与农地系统对比,坡地农林复合系统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能量转化率、营养  相似文献   
86.
攀枝花市麻疯树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研究了麻疯树果实及其组成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了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影响.攀枝花市麻疯树果实平均重量为1.7 g,其中种子平均重量1.17 g,壳重量0.53 g,分别占34%和67%.单个果实平均种子数为2.47个,结籽率为82%,单粒种子重量为0.47 g.这些果实及其组成的参数存在明显的样地间差异,可能与土壤厚度有关.从统计学上考虑,麻疯树果实及其组分存在正态或偏态分布,变异程度可用整齐度来表示.麻疯树果实大小对其组分参数具有调控作用.回归表明,果实大小和壳重量之间符合多项式模型:y=0.0013x4+0.054x3-0.2769x2+0.5933x+0.048(R2=0.6671);果实大小和种子重量之间也符合多项式模型:y=0.0786x2-0.3723x+0.7175(R2=0.6225).结果表明,果实较小时较多资源投资在果壳上,而果实较大时较多资源投资在种子上,超过一定大小则对壳的投资较多.还表明,麻疯树果实组分的资源配置存在一个优化模式,约在2.5 g左右壳比例最低而种子比例最高.结籽率高的果实较大.而单粒种子重量较低,单个果实种子重量较大.不考虑其它因素.麻疯树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资源配置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7.
热胁迫对植物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热逆境对植物的影响日趋显著。从热胁迫对植物生长、细胞膜结构、抗氧化物质、渗透调节、热激蛋白、光合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林木抗热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8.
影响麻疯树扦插繁殖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正交试验L16(45)处理麻疯树硬枝,观察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去穗条粗度,其他因素对扦插生根效果都有极显著影响;各因素对麻疯树扦插生根的影响顺序为:穗条长度>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激素种类>穗条粗度;最佳的麻疯树硬枝扦插方案为:选用长20 cm、粗2.5 cm的穗条,用1000 mg/L萘乙酸处理10 min.  相似文献   
89.
本文研究了生物柴油植物麻疯树的群体构型与环境的关系,探讨了分支率、分支角度、分支密度和枝长对资源性因素的反应。把乔木林遮盖、土壤厚度和微地形分别作为光照、养分和水分梯度的样地选择标准。结果表明,在林外强光、土层厚度较大与水分含量较高时分支率明显较高,枝长明显较大,分支角度无变化。分支密度是群体构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分支率和枝条密度呈现直线相关。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样地分支密度显著较高。表明,麻疯树群体构型对资源性环境因素存在明显的反应,具有资源环境依赖性。在生产上,需要从群体构型特征优化上考虑高产和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90.
高山植物繁育系统研究进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高山生命带植物繁育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高山生命带是自然树线以上的高海拔植被区。物候影响繁育系统并导致早花和晚花的植物群体繁殖对策发生分化。由于传粉昆虫的缺乏,非生物传粉模式如自交得以进化;对于虫媒植物而言,熊蜂的高效传粉使其成为高山生命带主要的传粉昆虫;花寿命的延长弥补了昆虫访花频率低的不足。还讨论了高山生命带环境因子,如低温和雨水对植物特征的影响和植物本身的适应性。最后探讨高山植物繁育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