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白花油茶’Camellia oleosa Rehd叶片作为材料研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降低外植体的褐化现象和提高诱导率的方法。对‘白花油茶’嫩枝弱光培养,用维生素C漂洗外植体,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C和活性炭来抑制外植体的褐化现象,对基本培养基种类、激素浓度、琼脂浓度和糖类进行单因素实验和不同组合试验,以外植体的存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其生长状况为指标,优化了‘白花油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条件。结果表明,水中弱光培养枝条1~2 d,0.3 g·L~(-1)的维生素C溶液漂洗外植体2~3 min,培养基中添加1.0 g·L~(-1)活性炭和0.3 g·L~(-1)维生素C等都可以显著减少外植体的褐化,从而提高外植体的存活率。优化的培养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WPM,包含1.0 mg·L~(-1) 6-BA和1.5 mg·L~(-1) 2,4-D,15.0 g·L~(-1)蔗糖和15.0 g·L~(-1)葡萄糖,6.5 g·L~(-1)琼脂,1.0 g·L~(-1)活性炭和0.3 g·L~(-1)维生素C等能够提高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减少‘白花油茶’外植体褐化现象,适当的培养条件能够快速有效地诱导出有活性的愈伤组织,为再生‘白花油茶’植株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验应用RT-PCR方法对来自不同单位、6个品系、不同等级的84只小鼠进行了MHV检测.结果显示:MHV阳性小鼠35只,阳性率为41.67%;其中普通级小鼠29只,阳性18只,阳性率为62.07%;SPF级小鼠55只,MHV阳性小鼠17只,阳性率为30.91%.  相似文献   
13.
谭毅  周祖基 《林业科学》2003,39(3):76-84,t001,t002
替代寄主 (Coleoptera)被川硬皮肿腿蜂 (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雌成蜂寄生后第 10d ,虫体肌肉组织的结构、与骨骼的连接、脂肪组织以及消化道、马氏管、气管等组织系统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寄主机体蛋白、氨基酸含量和蛋白水解酶活力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寄生后第 3~ 6d ,寄主体内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 ,第 10d达最低值 340 8780mg·g- 1 ,比寄生当天降低了 17 0 0 % ;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逐渐上升 ,第 10d达最大值 2 2 36 2 7mg·g- 1 ,比寄生当天增加了 4 2 4 5 % ,其中Ser、Gly、Ala、Val、Met、Phe、Ile、Leu、Lys、Trp等 10种游离氨基酸组分变化趋势与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在所检测的 17种游离氨基酸中 ,各寄生时期含量最高者除寄生后第 1d为Tyr外 ,第 3、6、10d均为Ala ,且其含量变化明显 ;而对照各期含量最高者均为Tyr。寄生后第 1~ 3d ,蛋白酶活力迅速上升 ,第 3d达最大值 6 34 786 8μgTyr·g- 1 ·min- 1 ,然后逐渐下降 ,到第 10d接近寄生当天的水平。本文还就替代寄主的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川硬皮肿腿蜂的氨基酸营养生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4株小鼠肝炎病毒(MHV 1,MHV 3,A 59,JHM)分别感染DBT细胞,收获病毒,提取病毒RNA.根据病毒基因的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最佳条件下进行RT-PCR,建立了RT-PCR检测方法,即两步法和一步法,分别扩增出600bp,375 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其中,一步法检测MHV更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5.
16.
17.
20 0 0年 8月 2 5日 ,绥化市某种畜场发生了一起黄牛氟乙酰胺中毒事故 ,发病黄牛 6头 ,其中死亡 2头 ,另外 7头经抢救治愈。现将有关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8月 2 5日早 6时左右 ,我场饲养员把牛群赶到附近的瓜地去放牧 ,在放牧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堆粉红色的玉米粒被牛抢食 ,不久便发现有 1头牛出现了中毒症状。为防止其它牛采食毒饵 ,饲养员立即把牛群赶出了事故现场 ,并报告了有关负责人。当我们赶到事故现场时 ,有 2头牛已经死亡 ,还有4头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2 临诊症状中毒重的食入毒饵 1h后 ,突然发病 ,反刍…  相似文献   
18.
家兔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谭毅,韦克(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四川630046)1990年11月至1991年5月,某养兔场发生散发性流行性疾病,造成大批成、幼兔死亡。作者做了较为全面的诊断与防治,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一、流行情况及临诊症状该兔场维持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组RT-LAMP引物,通过筛选试验,最终确定Ar4组引物为最佳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实时浊度仪和钙黄绿素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判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RT-LAMP方法快速、特异且灵敏,其灵敏度与普通RT-PCR法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瘦素在妊娠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性成熟雌性NIH小鼠与成熟雄鼠自然交配,在妊娠5,6 d分别脱臼处死小鼠取其子宫,然后进行以下实验:1.分别提取总RNA,检测胚胎着床点和非着床点子宫瘦素mRNA表达规律;2.分别进行石蜡包埋,切片,然后进行免疫组化试验,检测瘦素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妊娠5,6 d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均有瘦素mRNA和蛋白表达,蛋白主要定位于腔上皮和腺上皮,着床点mRNA水平比非着床点显著增强。结论:瘦素在着床点与非着床点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提示瘦素在胚胎着床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