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0篇
  17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低淀粉饲粮对山羊小肠黏膜结构、肠道激素浓度、甜味受体及其通路元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相似的雄性湘东成年黑山羊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高淀粉(50.4%,HS组)和低淀粉饲粮(13.1%,LS组).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1)与LS组相比,HS组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增加(P>...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普通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简称高直玉米)]和淀粉老化处理对其营养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并探索玉米FTIR分子结构参数与体外发酵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对部分FTIR结构参数、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丁酸占比存...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生长及角蛋白18(CK18)表达量的影响。采集42日龄山羊的瘤胃上皮组织,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阶段的细胞形态,检测第5代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经0.25%胰蛋白酶+0.02%乙二胺四乙酸消化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于2 d开始贴壁生长,5 d细胞开始明显增多,10 d细胞数量达到最大。2)经组织块法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于4 d开始爬出组织块,8 d细胞开始明显增多,14 d细胞数量达到最大。3)经免疫荧光染色显示2种方法获得的细胞胞浆内CK18均呈阳性表达且细胞纯度后者明显高于前者。4)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CK18表达量显著高于酶消化法(P0.05)。综合得出,与酶消化法相比,应用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纯度更高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74.
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颈静脉插管,平均体重为20kg±2.5kg的健康湘东黑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Met水平分别为0.15%、0.25%和0.35%的3种试验日粮,旨在研究Met水平对山羊内源氮(EN)和内源氨基酸(ENAA)流量的影响,同时比较差量法和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山羊十二指肠EN和ENAA流量的差异。结果显示:日粮Met水平对山羊十二指肠EN和ENAA流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Met水平为0.15%时,差量法和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十二指肠EN和ENAA流量均最低,且2种测定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差量法测定EN和ENAA流量均低于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结果(P0.05)。结果表明:山羊十二指肠EN和ENAA流量不受日粮Met水平影响;差量法测定的十二指肠EN和ENAA流量低于同位素稀释法。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呼伦贝尔羊脂肪组织中膻味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新生期、断奶期、育肥中期和后期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32只呼伦贝尔羊为研究对象,采集背部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和肠系膜脂肪组织样品,采用索式抽提法收集脂肪后进行酸碱法甲酯化处理,并联合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4-甲基辛酸(MOA)、4-乙基辛酸(EOA)和4-甲基壬酸(MN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MOA、EOA、MNA的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10、0.05和0.05μg/mL,线性相关系数(R2)>0.998。2)呼伦贝尔羊背部皮下脂肪和肾周脂肪组织中MOA、EOA和MNA的含量随生长阶段的变化呈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育肥后期>育肥中期>断奶期>新生期,且在断奶期~育肥中期的增长速率最快。在肠系膜脂肪组织中,新生期的3种膻味脂肪酸含量低于检测线,而育肥中期和后期的MOA和EO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断奶期(P<0.05)。3)膻味脂肪酸的含量存在部位差异性,即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高于肠系膜和肾周脂肪组织。上述结果表明,呼伦贝尔羊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76.
生物多样性对牧草生产力、营养成分和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喀斯特地区人工牧草生物多样性对牧草生产力、营养成分和氮循环的影响,并通过多样性效应(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揭示其内在机制。试验选择常见的6种牧草品种,采用随机牧草品种组合和区组试验设计,构建了不同多样性梯度的试验群落。测定指标包括:牧草生产力、营养价值、土壤氮和多样性效应。结果表明:牧草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牧草生产力,对营养价值也有显著影响。生物多样性增强了土壤-植被氮循环,体现为牧草蛋白质产量、土壤总氮和有效氮增多。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共同作用于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而选择效应是主体。选择效应有利于某些高产牧草如宽叶雀稗生长,对牧草生产力、营养价值及氮循环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7.
影响反刍动物硒、铜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粮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及其影响因素在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间差别很大。通常,反刍动物日粮中纤维含量高,其中大部分经瘤胃微生物发酵而被消化。但是,微量元素和饲料中的纤维络合及和消化道中未消化完全的纤维粘附影响了其在反刍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并且,饲料中也存在多种拮抗物质干扰了它的吸收代谢。另外,在弱酸性(pH6.0~6.8)的瘤胃环境中多种微量元素及形成的金属络合物以不溶形式存在。硒、铜是反刍动物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但其吸收代谢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硒、铜为反刍动物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它们的无机形式和有机形式在生物利用率匕的差异。  相似文献   
78.
引言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尿素处理麦秸,能有效提高秸秆粗蛋白和降低纤维类物质的含量,进而改善适口性和饲料消化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但国内关于在尿素氨化麦秸日粮中,采用不同营养要素添补方式饲喂羔羊,探讨其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添补的营养要素之间的互补平衡作用,尚少  相似文献   
79.
小麦秸秆饲料中纤维类物质的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0.
在肠肝循环过程中,肝脏合成分泌的共轭胆汁酸经由肠道菌群生物学修饰(去共轭化、脱羟基化、差向异构化、酯化及脱硫反应)转化为去共轭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通过参与免疫因子代谢调控免疫反应,在肠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归纳参与胆汁酸代谢的肠道菌群、胆汁酸菌群代谢物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作用于肠道免疫细胞的黏膜免疫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