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52篇
  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不同杂种系的百合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培育杂种。杂种采用Anchored random prime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RP-PCR)鉴定,即利用已经在百合染色体上锚定的引物,扩增亲本和杂种的DNA,鉴定杂种。首次报道了利用ARP-PCR技术鉴定百合杂种。实验结果表明:ARP-PCR技术中锚定引物的长度是15bp,退火温度54℃,只扩增出材料的主带型,可重复性高,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32.
滇Ⅰ型粳不育系榆密15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滇Ⅰ型不育系是中国现今应用最早的粳稻不育系,育成30多年来,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的基础,保持系的种性对不育系起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大面积种植的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稻米品质普遍较差,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整精米率是三系杂交  相似文献   
33.
氨基酸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从分析化学角度,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柱前衍生化法以及柱后衍生化方法,总结了柱前衍生化法、柱后衍生化法及其不同衍生试剂的优缺点,为氨基酸分析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滇型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子房孤雌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固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是利用孤雌生殖固定杂种优势。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雌性器官正常,若不授粉,子房、胚珠均不发育,不能产生果实(种子),其颖壳将保持绿色。但是在不育系的研究中,发现一些未授粉的不育系穗子下垂,穗上的一些颖壳饱满,壳色黄绿,似结实一般,R C Chaudhary等称之为“假粒”。假粒的产生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孤雌发育有关。繁殖、制种工作中,如果对此现象缺乏了解,会对结实率作出过高的估计。在这方面研究的还很少。拟通过本试验对不育系的生殖发育特点有更多的了解,对今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与固定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5.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在杂交水稻育种实践中也时常发现杂种劣势现象,为了更好地阐明杂交育种理论和揭示品种本质有必要对杂种劣势的遗传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韩国粳稻品种(Aranghyangchalbyeo和Sanghaehyangheolua)及其正反交后代(F1,F2)特性的比较,解析水稻杂种劣势的表型、类别及其遗传模式。形态学分析表明,正反交F1植株的劣势表现均明显、稳定且不受环境影响,主要农艺性状的中亲劣势值均为负值,其中F1的株高、分蘖数和结实率与亲本相比显著降低(P<0.01);F1劣势表现从发芽后第5d开始,地下部的劣势表现比地上部更为明显。细胞组织结构观察表明,分蘖盛期F1劣势植株叶片发育正常,而其根部气腔发育较亲本迟缓,从而阻碍了地上部与地下部的通气情况,因此也影响了整个植株的正常生长。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劣势组合成熟期F2群体中正常与劣势植株呈现7:9的分离,结合分蘖盛期该F2群体株高的分离模式,推断该杂种劣势的表型是由两个互补的显性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揭示杂种劣势的多样性及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6.
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滇型杂交粳稻组合滇杂32是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黎榆A和优质抗病恢复系南34组配育成,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7.
滇一型水稻雄性不育系性回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中可育株的育性,出现频率及其对不育系恢复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中存在少数可育株,依据对不育系恢复能力的不同,可育株分为无恢复力的恢复力两种类型,前者来源来保持系混杂,后者可能是由于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回复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38.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杂交粳稻根系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供应不同形态氮素配比(NH4^+-N:NO3^+-N分别为3:1、1:1、1:3)对杂交粳稻组合滇杂31及其亲本进行水培培养,在抽穗期对试验材料根系性状、生物量及成熟期生物产量、单株粒重和收获指数进行比较及优势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材料根系性状、生物产量及单株粒重均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然而收获指数却随硝态氮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杂交粳稻组合根系性状、生物量、单株粒重及收获指数在各种形态氮素配比处理下均明显优于其亲本和对照品种。通过t测验表明,在不同氮素配比处理下,杂交组合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效应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绝大多数性状在NH4^+-N:NO3^--N为3:1或1:1处理中具有较高的相对优势值,而生物产量在NH4^+-N:NO3^--N为1:3的处理中表现出最高相对优势。优良的杂交粳稻对氮素环境的适应性比优良常规粳稻品种更好。  相似文献   
39.
滇杂4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利用育性稳定的合系42-7 A不育系与强恢复系南46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耐倒伏;生育期和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74 d,熟相好;蒸煮品质好,食味佳、冷饭不回生;田间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强;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产量高;适应性和适应范围广。于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1007)。文中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0.
滇1型粳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113个育性稳定的滇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的花时特性,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单穗花期为5~10 d,大部分材料为6~7 d;不育细胞质对花时有影响,94%的不育系花时较其相应保持系晚,平均晚约40 min;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早晚、花时相遇情况等将其分为4种类型。提出滇1型粳稻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的2个评价指标:一是不育系的始盛花时间不迟于14:00;二是不育系的理论有效相遇颖花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