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60篇 |
免费 | 135篇 |
国内免费 | 25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74篇 |
农学 | 278篇 |
基础科学 | 365篇 |
346篇 | |
综合类 | 2429篇 |
农作物 | 254篇 |
水产渔业 | 379篇 |
畜牧兽医 | 1114篇 |
园艺 | 601篇 |
植物保护 | 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177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204篇 |
2018年 | 220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90篇 |
2011年 | 334篇 |
2010年 | 326篇 |
2009年 | 294篇 |
2008年 | 281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71篇 |
2005年 | 278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2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9篇 |
1958年 | 6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大豆凝集素对兔小肠组织的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试验选择体质量(725.45±20.10)g、健康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按0、17.5、87.5 mg/kg的剂量灌胃大豆凝集素,试验期10 d,试验结束后,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结果显示:与0 mg/kg大豆凝集素组相比,87.5 mg/kg大豆凝集素组兔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31.96%、49.27%、36.3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217.84%、132.46%、74.29%(P <0.05),十二指肠、空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22.05%、45.51%(P <0.05),空肠和回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36.73%、29.69%(P <0.05)。与0 mg/kg大豆凝集素组相比,87.5 mg/kg大豆凝集素组兔空肠的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了21.12%(P <0.05),17.5 mg/kg和87... 相似文献
102.
103.
<正> 犬传染性肝炎(Infetious Canine Hepatitis)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1930年前就有报道。1947年,Rubarth首先对本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954年,Cabass等用犬肾细胞首次将本病毒分离成功。1959年,Kapsenberg又通过了交叉补反等证明该病毒属腺病毒属。之后,在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试验旨在研究Wnt信号通路对小鼠结肠形态结构、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功能细胞的影响。选取18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Wnt抑制剂组。Wnt抑制剂组给与小鼠腹腔注射5 mg/kg体重的LGK974,每天1次,持续7 d;对照组注射等量体积的二甲基亚砜(DMSO)。饲养至第9天处死,取小鼠结肠组织待测。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GK974组小鼠体重从第5天开始显著下降,第6至8天极显著下降,且疾病活动指数极显著上升;(2) LGK974组的小鼠结肠长度不受影响,但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且隐窝的完整性遭到明显破坏;(3) LGK974组的结肠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且TNF-α表达有上调的趋势;(4) LGK974处理能降低结肠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Wnt3a和Axin2的mRNA相对表达量;(5) LGK974组的结肠PCNA、Ascl2、Lgr5、Muc2、ChgA和Villin基因mRNA表达显著下降,且Alpi基因的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抑制Wnt信号通路能破坏结肠的隐窝结构,诱发炎症反应,并导致结肠各种功能细... 相似文献
106.
为掌握柑桔木虱越冬习性,2014—2022年监测了赣南地区柑桔木虱越冬情况,结果表明,柑桔木虱在江西赣州主要以成虫形态在芸香科植物或杂草上较温暖处越冬,冬季温暖的年份(日均温高于6.6℃),部分高龄若虫可以越冬至次年1月下旬羽化。冬季成虫主要在芸香科植物上越冬,存活极限为245d,也可在小篷草、女贞、龙葵、二面针上存活,存货极限分别为22d、50d、52d、106d;长时间的低温天气(-4℃,持续4d)会造成越冬成虫大量死亡,同样气候条件下,田间小气候对成虫的存活率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夏季日粮中粗脂肪、粗蛋白、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27周龄良凤肉用种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490只,处理一饲喂对照日粮(CF2.7%,CP16.5%,Lys0.83%,Met0.40%),处理二饲喂高脂肪日粮(CF5.43%),处理三饲喂高蛋白日粮(CP18.2%),处理四饲喂高赖氨酸和蛋氨酸日粮(Lys0.91%,Met0.44%),试验期共112天。结果表明,对照日粮的营养水平是适合的,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日粮的粗脂肪水平、粗蛋白水平、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都不能提高肉种母鸡的生产性能,也不能减轻夏季炎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对不同盐度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对不同盐度的响应机制,采用砂培试验,用含不同浓度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其幼苗30 d,分析其生物量、株高、含水量(WC)、叶绿素(Chl)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Chl/Car、Chl a/Chl 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结果表明,1)和对照(不加NaCl)相比,低盐(100 mmol/L NaCl)显著提高碱蓬幼苗的干重(DW)、株高和地上部WC,三角叶滨藜的株高不受明显影响,而其地上部DW和WC显著下降;中盐(400 mmol/L NaCl)胁迫下,碱蓬株高、地上部DW和WC无显著变化,而三角叶滨藜地上部DW和WC显著下降;高盐(800 mmol/L NaCl)下,两植物DW和含水量均明显降低,且碱蓬干重和含水量的降幅要显著低于三角叶滨藜。2)低盐对两植物的Chl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其Chl含量均显著下降,碱蓬Chl含量的降幅显著大于三角叶滨藜。低盐明显提高碱蓬叶片的Car含量,但是不影响三角叶滨藜叶片的Car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两植物的Car含量均显著下降,碱蓬Car含量的降幅显著大于三角叶滨藜的。随着NaCl浓度增加,两植物的Chl a/Chl b均逐渐上升,而对三角叶滨藜的Chl/Car影响也不显著,但是随着盐度的增加,碱蓬叶片Chl/Ca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100 mmol/L NaCl处理显著提高碱蓬的Pn、Gs和Tr,但显著降低三角叶滨藜的Pn、Gs和Tr, 随着盐度的进一步增加,二者的Pn、Tr、Gs均显著下降,其中碱蓬Pn、Tr的降幅要显著低于三角叶滨藜的。随着盐度的增加,碱蓬Ci逐渐显著下降;而随着盐度增加,三角叶滨藜的Ci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800 mmol/L NaCl处理的Ci显著高于对照。4)碱蓬生物量与Tr、Pn、地上部WC、Car含量、根WC、Gs、根冠比、株高、Chl含量、Ci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Chl/Car、Ls呈极显著负相关,与WUE显著负相关;三角叶滨藜生物量与地上部WC、Chl含量、Pn、Car含量、Tr、Gs、根WC、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hl a/Chl b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幼苗具有高度的耐盐性,且前者的耐盐性高于后者,主要是因为高盐下前者维持更高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Tr、Pn和地上部WC可优先作为评价碱蓬耐盐性的指标,而可作为优先评价三角叶滨藜耐盐性的指标为地上部WC、Chl含量和Pn;高盐下碱蓬Pn的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的结果,而三角叶滨藜Pn下降则主要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9.
长期以来,巍山县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按经济区域和畜牧业生产布局设置,即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为主、乡(镇)党委政府管理为辅。2011年,根据省、州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乡(镇)畜牧兽医机构人财物权全部下划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服务站点设置、管理方式、人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高光效育种,即提高作物本身光合效率的研究,在水稻、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等作物已获得初步成果。实践表明,高光效育种不能片面地局限于将C_3(三碳)植物转化为C_4(四碳)植物,从C_3植物的大量品种资源内筛选高光效的品种和株系更是有效可行的。同室效应法是进行这种选择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将C_3和C_4植物同时播种于密闭小室内,形成一个人为地降低空气中CO_2浓度的条件,强制大量的C_2型植物幼苗生长于其相异(C_4植物能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