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发展秸秆气化技术是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采用了类似发生炉煤气的制气原理,使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在控氧状态下燃烧反应,将生物质的主要成份碳、氢(木质素、粗纤维、氢、氧)等元素转化为可燃的一氧化碳、氢、甲烷、丙烷等气体,秸秆中大部分能量转移到气体中;再去除可燃气体中的灰分、焦油等杂质,可燃气体通过管网送入用户燃烧时,能量就释放出来。秸秆气化技术是一种热化学处理技术,采用工程设备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基本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研究了稻秸、麦秸、玉米秸、油菜秸、棉花秸等5种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的基本性能,测试了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田间失水规律及热值.结果表明: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规律为:最高的是稻秸,其次为玉米秸和麦秸,最低的是油菜秸和棉花秸.5种秸秆热值的高低排位:棉花秸>油菜秸>玉米秸>麦秸>稻秸.按能源材料指标衡量,棉花秸是最理想的能源材料,稻秸是最差的能源材料.油菜秸、玉米秸和麦秸是热值比较接近的能源材料.  相似文献   
13.
沼气工程加热方式对发酵料液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拟采用自制沼气工程保温恒温系统装置,研究了发酵罐内底部加热、内侧壁加热和底部内侧壁组合加热3种加热方式,高温发酵、中温发酵2种发酵工艺等6种状态下,发酵料液温度场分布规律和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结果表明:发酵罐内任1种加热方式的发酵料液温度场稳定性、加热的热效率均优于发酵罐外侧壁加热方式.发酵罐内底部加热是较佳的加热方式,其发酵料液温度场分布最稳定,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最小.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在遮雨通风条件下的储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5种农作物收获后,在田间对稻秸和麦秸采用机械收集打捆,对玉米秸、油菜秸和棉花秸采用人工捡拾打捆,并将这5种秸秆捆储存在遮雨通风的自然环境中,同时跟踪测试秸秆燃料性能基本参数——含水率、热值、温度和体积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四川省2009年至2011年的正常年份下,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这4种秸秆捆在遮雨通风的自然环境中均可安全储存并作燃料,唯有水稻秸秆捆储存期间发生霉变,不适合作燃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L8(23)正交试验,对筛选的两种泥脚深度的冬水田—田A(21.9cm泥脚深度)和田B(31.6cm泥脚深度)进行水稻品种内香8518的机插秧栽插试验。结合冬水田性状特点,设置插秧机、秧苗和田块这三大试验主体的插秧机浮板类型、秧苗栽插密度和田块泥脚深度为三因素,每个因素设两个水平,在此条件下进行三因素对插秧机行走速度、秧苗栽插质量及水稻实收产量的影响及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在冬水田机插秧作业时:1对插秧机行走速度影响最大的是泥脚深度,影响显著;其次是浮板类型,影响显著;栽插密度看不出影响。2对秧苗漏插率影响最大的是浮板类型,影响特别显著;其次是栽插密度,影响显著;影响最小的是泥脚深度。3三因素对水稻实收产量的影响均特别显著,影响最大的是浮板类型,其次是栽插密度,再是泥脚深度。4最优整体方案是泥脚深度21.9cm、采用改进浮板类型、栽插密度13.95万/hm2。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包括了稻、麦、菜籽、玉米、高梁、棉花秸秆等,千百年来就一直作为农村的主要燃料用于炊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极大地改善,秸秆已不是主要的燃料,代之而起的煤、液化气,少数地区使用天然气,秸秆已成为了废弃物。近年来,农民将秸秆扔向河里,造成江河堵塞;就地焚烧,浓浓地烟雾污染大气,影响航空和公路交通。农作物秸秆的出路在哪里?秸秆气化技术是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极好方式,因为,一方面农作物秸秆泛滥成灾,另一方面我国能源相对紧缺。而农作物秸秆主要成份是由碳、氢、木质素、粗纤维、氧等元素和灰分…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包括了稻、麦、菜籽、玉米、高梁、棉花秸秆等,千百年来就一直作为农村的主要燃料用于炊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极大地改善,秸秆已不是主要的燃料,代之而起的煤、液化气,少数地区使用天然气,秸秆已成为了废弃物.近年来,农民将秸秆扔向河里,造成江河堵塞;就地焚烧,浓浓地烟雾污染大气,影响航空和公路交通.农作物秸秆的出路在哪里?秸秆气化技术是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极好方式,因为,一方面农作物秸秆泛滥成灾,另一方面我国能源相对紧缺.而农作物秸秆主要成份是由碳、氢、木质素、粗纤维、氧等元素和灰分组成,是极好的再生能源原料.因此,运用科学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居民生活燃气和工业用能,这种方式既处理了秸秆,又提供了能源,变废为宝,一举两得,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