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5篇
  146篇
综合类   285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大帐气调贮藏或薄膜小包装的贮藏技术,控制CO_2浓度不超过10%,O_2浓度不低于1%的气体组成;或采用0.07—0.0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自行调气,可使“黄太平”苹果于8月中、下旬采收,放置在自然冷却的果窖内,贮藏30—40d,商品率达90—95%。既能缓和该品种集中上市,又能延长供应期,增加果农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92.
集成能量投入-产出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1961-2005年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及能效率的变化,找出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能量投入以畜力、有机肥和化肥为主,农业机械能和农业劳动力能比重小;随着能量投入的增加,单位耕地面积上的能量产出在波动中增长,1970年以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能效率在波动中下降.能效率与农业劳动力能和畜力能等传统动力能的关联性强,有机肥能投入减少对能效率的下降影响较大,化肥能的大量投入对总能量产出的贡献有限.因地制宜地增加机械能、提高有机肥能比重,有助于提高能效率.  相似文献   
93.
由于未孵化的鸡受精蛋与未受精蛋在形态及化学成份上差异不大,采用适度冷冻的方法收集受精蛋胚盘及未受精蛋胚珠的细胞,进行了3种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受精蛋的谷丙转氨酶(GP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都高于未受精蛋,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4.
高温季节,我县发生多起鱼池泛塘事故,损失较大。老坝港镇一养殖农户120亩精养鱼池,因泛塘几乎全军覆没,累计损失达10万多元。分析当前容易引起泛塘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1.持续高温后,水面表层温度最高时超过40℃,为避免高温,各种鱼类生活的空间层被打乱,池塘中下层鱼类密集,下半夜后即出现泛塘。  相似文献   
95.
稻田垄作免耕对土壤的中小团聚体孔隙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垄作免耕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本研究利用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光学图像分析结合分形理论研究稻田垄作免耕和常规平作2种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团聚体不同粒径的孔隙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在0.450~1.00 mm粒级团聚体的孔隙分形维教最大.垄作免耕为2.32,常规平作为2.20,小于0.45 mm的其它几个粒径团聚体孔隙分形维敷在1.2左右,>0.45mm的团聚体与<0.45 mm的团聚体差异显著,而小于0.45 mm其它几个粒径之间的孔隙分形分布特征无显著差异;耕层土壤的孔腺结构有相同的分布模式随团聚体粒径增加.土壤孔隙体积百分比减少.如均以0.053-0.200 mm粒级的孔隙体积最大,垄作免耕为6.34~15.4 cm3·100 g~.常规平作为3.59~16.3 cn3·100 g-1 ;>1.mm粒级的孔隙体积最小,垄作免耕<0.924 cm3·100 g-1,常规平作<0.652 cm3·100 g-1.土壤团聚体在<1mm粒径上的孔隙分布主要取决于团聚体本身结构特征的影响,而受耕作制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6.
中国泰和乌骨鸡MHC与其繁殖性能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实验采用四种限制性内切酶(HhaI、EcoRV、HaeⅢ、Xbai),运用PCR-RFLPS的方法,研究了泰和乌骨鸡MHC分子遗传多态笥,探讨了各基因型与繁殖性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四种酶切区别的B-LIIBβ1外元的多态笥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重及受精蛋孵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EcoRV及XbaI酶切多态性对产蛋数的多态性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重及受精蛋孵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EcoRV及Xb  相似文献   
97.
水田半旱耕作制是侯光炯教授等长期深入农村,总结群众经验和试验研究提炼出来的一种新型耕作制。其核心是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人为地改变水稻田地表形态,实行垄(厢)沟浸润灌溉,他土壤水、气、热、肥状况适于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鱼、萍、稻和其它水生作物共生。它具有“自然免耕”和“五省一高”的优越性,为水田  相似文献   
98.
以稻田免耕长期定位试验点为平台,研究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田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均表现前期快速下降而后逐渐趋于平稳,培养结束时有机碳日均矿化量仅为第1天的3.1%~6.7%;另外,实行稻油轮作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垄作免耕(中稻-油菜)处理有机碳日均矿化量、累积矿化量及矿化强度均为根际大于非根际土壤,而其他处理则是根际小于非根际土壤。稻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平均日均矿化量随培养时间均符合幂函数变化规律,在62d培养期内,除第1天外,非根际土壤平均日均矿化量均大于根际土壤平均日均矿化量,差异变幅范围为67.0%~98.7%。各处理稻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均与其相应pH显著相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间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和累积矿化量差异均与其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
四川盆南紫色土颗粒及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南紫色土颗粒深受母质的影响,红棕紫泥和灰棕紫泥具有适宜的颗粒组成。紫色土粘粒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中的一部份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红紫泥具有明显的富铁铝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0.
土壤含水率对浅层滑坡体不同层次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5种土壤质量含水率(0.05,0.08,0.10,0.12,0.15)水平,进行浅层滑坡体不同层次土壤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试验表明,浅层滑坡体不同层次土壤抗剪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密切相关.土壤含水率对浅层滑坡体A层、B层和C层土壤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呈现出相同的规律.A层、B层和C层土壤黏聚力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基本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土壤含水率为0.10左右时土壤黏聚力达到其最大值,在相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土壤黏聚力的分布规律为C层>B层>A层.A层、B层和C层土壤内摩擦角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减小,在相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土壤内摩擦角的分布规律为C层>B层>A层,但就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内摩擦角减小的速率而言,呈现出B层>A层>C层的规律.消除和减轻地表水的危害是我国西南丘陵山地滑坡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