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12.
硝酸还原酶(NADH:NR E.C.1.6.6.1,以下简称NR)是植物体内硝酸盐同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在植物氮素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NR的酶量及活力控制着硝态氮转化的速率,不同生长速率类型的树木,NR活力表现不同,速生类型的NR活力要大于生长慢的类型。NR可望成为早期鉴定的指标。林木一般多栽培于山地,立地条件难以做到均一,必然使得各个个体植株的NR活力产生差异。为了正确评价NR活力在不同生长速率类型间的差异(即:在大田条件下,不同生长速率类型无性系植株所表现出的NR活力差异,是本身的特性还是由外界环境,特别是土壤肥力条件所造成。),除了在测定技术上增加诱导处理措施可以克服环境差异外,本文主要研究氮素水平对不同生长速率类型的杉木NR活力的影响,为大田鉴定指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对若干种木本植物离体培养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培养基中三个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对若干种木本植物(如杉木、北美红杉等)离体培养繁殖影响的研究,提出了较适合于这些木本植物离体培养的改良MS基本培养基(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水平修改为:NH_4NO_3 850mg/L,KNO_3 2000mg/L,KH_2LO_4 100mg/L)。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工厂化组培繁殖木本植物特别是一些常规繁殖困难的林木树种的可能性,以及提高组培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 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 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麻栎组织培养外植体选择与灭菌方法试验表明:以麻栎播种苗幼苗茎段和大树嫩枝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效果较好;播种苗幼苗茎段的最佳灭菌方法是:70%酒精30 s→无菌水洗3次→0.1%升汞2 min→无菌水洗3次;大树嫩枝的最佳灭菌方法是:70%酒精30 s→无菌水洗3次→0.1%升汞5 min→无菌水洗3次;幼苗茎段外植体和大树嫩枝外植体的最佳取材时间是4月,接种后的外植体污染率和死亡率低于其他月份,而芽的萌发率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林木中安全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林木转基因研究进展迅速。但是,由于基因工程技术中使用选择标记基因可能对生态、环境、非靶标生物等带来危害,标记基因的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在基因工程研究特别是植物转基因研究中使用安全标记基因遗传转化系统方面已作了大量尝试。本文主要综述林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应用安全标记基因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正选择标记的使用,可重组系统去除标记基因,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去除叶绿体DNA中标记基因的叶绿体遗传转化表达载体系统,及未来基于高转化率和大量快捷PCR筛选的完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等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石蒜组培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石蒜的鳞茎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激素配对离体小鳞茎的分化和增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30g/l蔗糖。0.7%琼脂的MS BA(3mg/l) NAA(3mg/l)培养基对小鳞茎的分化效果最佳,而BA(3mg/l) NAA(1mg/l)的激素配比更有利于小鳞茎的增殖,试验中发现,蔗糖的浓度对小鳞茎的增殖与生长影响显著,以60g/l的浓度为最佳,将组织培养获得的小鳞茎切分成块后培养,可获得更多的小鳞茎,BA(0.5-1) NAA(0.5)的激素配比最有利于鳞茎切块增殖;当蔗糖浓度为40g/l时,鳞茎切块结成鳞茎的平均直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麻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栎幼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麻栎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1,培育21天左右,腋芽可长至1~2 cm,展叶3~4片,发芽率达83.3%;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1+NAA0.02 mg?L-1,增殖系数为4.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 mg?L-1,培养4周后生根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预测杨树类甜蛋白(TLP)基因家族功能,为杨树TLP蛋白的差别研究、功能基因发掘及遗传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Phytozome数据库搜索杨树TLP基因家族序列,并依据Pfam数据库进行筛选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Phytozome数据库中筛选获得50个TLP基因家族序列,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10.19~74.09 kD,氨基酸数量98~672个,等电点(pI)4.15~9.12,大部分为亲水性蛋白和不稳定性蛋白,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并具有thaumatin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其中42个成员能形成与抑菌有关的酸性侧翼区域,且大多数成员具有FF motif结构和5个保守的REDDD氨基酸残基,但少数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50个杨树TLP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4个进化组,各进化组成员的蛋白理化特性和亚细胞定位不完全一致,且功能域结构和motif结构也具有多样性,各进化组成员间差异与进化程度总体上呈正相关.根据motif结构和功能域结构可将所有成员分别分为7组和4组,但分组结果与系统发育进化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杨树TLP蛋白家族成员存在序列保守性和进化性,特异表达呈多样性,具有抗菌活性,但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多基因转化是基因工程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应用DNA重组技术,将两个抗病机制不同,抗菌谱较广的抗病基因(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和兔防御素NP1基因)构建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in35SGAFP-NP1上,两者具有各自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PCR和PCR-Southern分析证明已将NP1和GAFP基因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离体抑菌实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对真菌和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该表达载体进行遗传转化可获得含双价抗病基因植物,并能有效表达,提高转基因植物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