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陆地棉种子品质性状与棉花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双子叶作物种子遗传模型和农艺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了陆地棉五个亲本及其F1、F2棉子仁的油分含量、油分指数、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指数、棉子的子指、容重、仁壳比和仁指以及棉花植株单株产量、革株铃数、单铃重的两年实验资料,估算了棉仁营养品质性状及棉子物理性状与棉花在艺性状间的各项近传协方差分量。结果表明,棉子仁营养品质和种子物理性状与单株产量遗传相关均不显著,油分含量、油分指数、蛋白质指数、子指、容重和仁指的细胞质效应、母体遗传效应与单株铃数的相应遗传效应存在显著的负向协方差,其互作协方差也为显著的负值。这6个种子性状与单铃重的遗传关系列相反,这些效应均为负相关。衣分与大多数种子性状不存在明显的遗传相关性,仅与蛋白质指数、子指和仁指有明显的细胞质和母体效应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2.
23.
棉花陆海杂种优势利用及其亲本繁育对杂种组合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棉国之一。1983年皮棉总产9274万担,比建国初期的889万担增长10倍以上,平均亩产皮棉51公斤,比美国高12.5公斤左右,跃居世界首位,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为了适应纺织工业和出口发展的需要,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高产稳产前提下,提高棉花纤维品质。改进棉花纤维品质,除了沿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陆地棉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4.
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朱军  许馥华 《作物学报》1994,20(3):264-270
提出分析谷类作物胚乳数量性状世代平均数的遗传模型。该模型把控制胚乳性状的总遗传效应G分解为胚乳直接效应Go、细胞质效应C和母体植株效应Gm。而Go又可分解为直接加性(A)和直接显性(D)遗传分量,Gm则可分解为母体则可分解为母体加性(Am)和母体显性(Dm)遗传分量。用MINQUE(0/1)法可以无偏地估算该模型中的直接遗  相似文献   
25.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指示性状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馥华  戴日春 《作物学报》1983,9(4):259-265
本研究分析无腺体62-1、彭泽芽黄、353子叶叶片无紫基点和紫叶棉四个棉花品种的指示性状均属简单遗传。指示性状品种不去雄辅助授粉,后代杂交率49.69~68.98%。无腺体62-1指示性状明显,苗期易于鉴别,且组合力较高.无腺体62-1×中棉所7号杂种一代产量较生产品种增产26.87%。棉花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配制杂交种子时,可以考虑  相似文献   
26.
生产棉花种子的目的不同,授粉方式也有所异。在大田生产上是自然传粉的。遗传研究和杂交育种工作中,则采用自交生产纯度高的亲本材料。棉花良种繁育工作上,五十年代曾进行辅助授粉的研究。季道藩(1957)报道辅助授粉的效果因年分、品种和授粉方式而不同。曲健木、华兴鼐曾用指示性状品种不去雄辅助授海岛棉花粉配制海  相似文献   
27.
提高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再生植株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提高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和胚状体质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再生植株的微繁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认为在棉花育种实践中进行快速繁殖以及杂种优势的固定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具有广泛变异性及稳定性、可遗传性,已被各国学者广泛用于禾本科作物种或品种的鉴定,但双子叶植物的醇溶蛋白研究尚未见报道.陆地棉野生种系具有高度抗虫、抗病及抗逆性,并且与陆地棉栽培品种在遗传上是亲和的,野生种系的优良性状易于通过杂交育种向栽培品种转移,是棉花育种工作中重要的种质资源。为了进一步了解野生种系这个复杂群体的变异  相似文献   
29.
棉株不同果枝节位开花和成铃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4个亲本品种的完全双列杂交资料,按加性和显性的遗传模型分析了棉株不同果枝节位的开花成铃表现。不同果枝节位开花率和成铃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棉花单株开花数和成铃数主要决定于植株内围果枝节位的开花数(60.77%)和成铃数(73.44%)。棉花植株上部的开花数(41.83%)和成铃数(38.11%)高于下部(花28.54%,铃34.29%)和中部(花25.69%,铃24.58%),从而得出了由果枝节位预测不同果枝节位开花率和成铃率的回归公式。遗传方差分量的估算结果表明,棉株下部内围果节的开花成铃主要受基因显性效应的影响,中部内围果节的则同时受到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影响,而上部内围果节的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外围果枝节位只有很低的广义遗传率(花29.27%,铃15.03%)。各果枝节位举株开花率和单株成铃率与皮棉产量的显性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准,加性相关和表现型相关基本上表现相同的趋势,但加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一般大于表现型相关系数。开花率和成铃率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在中、下部内围果枝节位一般为负值,上部内围果枝节位则多为正值,外围果枝节位的相关性较弱。各果枝节位开花数的狭义遗传率与皮棉产量的加性相关系数都高于相应部位成铃数。  相似文献   
30.
碳源和基因型对棉花未受精胚珠纤维离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比较分析了蔗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6种碳源和17种基因型对棉花未受精胚珠纤维离体诱导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2mol·L-1葡萄糖是诱导棉花未受精胚珠纤维离体发育合适的碳源。在亲本中珂字棉312和超鸡脚叶棉未受榆胚珠的离体纤维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分别为75.4%和79.2%。在杂种F1中,棕絮棉×绿絮棉F1,珂字棉×棕絮棉F1和棕絮棉×珂字棉F1的未受精胚珠的离休纤维诱导率和纤维生长量都较好。在沟棉3号×中621F1和泗棉3号×豫棉422F1中,前者的纤维诱导率在所有基因型中为最高,后者的纤维生长量则在所有的处理中为最大。未试验结果表明,离休诱导棉花未受精胚珠的纤维发育要有合适的培养基和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